習近平主席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時,就中國互聯網政策進行了回答,闡釋了中國的原則立場和治網主張,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維護網絡安全、深化開放合作的信心和決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第8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發表題為“互利共贏,領航未來”的主旨演講,指出互利共贏始終是中美網絡關系的主流。互利共贏,是中美網絡關系的本質,是現實的必然選擇,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中美網絡關系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互利共贏是中美網絡關系的本質。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網絡關系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由此,中美網絡關系必須置于“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框架下。其中,互利共贏是中美網絡關系的本質所在。
中美通過維護網絡空間共同的安全利益實現互利共贏。習主席指出:“中美雙方在網絡安全上有共同關切,我們愿同美方加強合作。”中美在保障網絡基礎設施安全、維護國際網絡連通、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反對網絡犯罪行為上存在著共同利益,中美可以通過這些方面的合作實現共贏。目前,中美應盡一切可能手段去有效降低橫亙在前的、由對彼此意圖之不確定性帶來的“戰略互疑”,努力培育惠及雙方的“戰略互信”,將互動建構新型大國關系的美好愿景延伸至網絡空間。
中美應對網絡空間共同威脅,互利共贏是現實的必然選擇。網絡空間具有全球性、互聯性和無政府狀態等特性。面臨如此無限廣闊的虛擬空間,面臨從未經歷的新航程,面臨不可預知的未來,以網絡為載體和行為體帶來的非傳統安全對中美構成了共同威脅。網絡犯罪、信息安全、網絡恐怖主義等問題不是一國能迎刃而解的,這需要中美在共同威脅的基礎上建立“網絡命運共同體”,采取共同的立場和行動,開展長期、廣泛和深入的合作。
當前,中美在應對網絡犯罪方面已開展合作、初見成效。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的成立就是很好的體現。在此基礎上,中美還可以通過建立網絡犯罪信息分享機制,協調網絡執法與司法程序來應對日益跨地域化、泛國際化的網絡犯罪。
中美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深度融合,互利共贏是歷史的必然選擇。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問世,以及1969年阿帕網(ARPANET)在美國正式上線,標志著互聯網逐步成形。從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來看,美國既是互聯網技術最主要的發源地,網絡技術超級大國,也是網絡根域名解析服務器最大的掌控國。互聯網從美國走向世界,有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民眾在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美國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當前,在華投資的信息技術企業高達2500多家,在推動中國互聯網發展同時,他們也分享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成果,得到了豐厚的匯報。
今后,中美將在網絡空間經濟領域積極研究拓展新領域,加快推進“中美數字經濟合作計劃”,開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輪技術創新合作,使數字經濟成為中美經濟最大增長點和強勁動力源,為中美經濟壓倉石注入新的活力。
互利共贏是避免中美在網絡空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良方,也是中美網絡關系注入正能量的關鍵所在。中美只有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把握好中美網絡關系互利共贏的主流,才能共同推動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的實現。
?
相關鏈接:
外媒:習近平西雅圖演講“迷倒”聽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