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李毅反應如此強烈,或許他感受到的是那種純粹的惡意,傷及了足球人的自尊心
賈旭明(左)與張康在相聲里調侃中國足球
前國腳李毅前天的一條微博引起了爭議。針對一個諷刺中國足球的相聲節目,李毅轉發了視頻并反擊道:“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窮,我只 想弱弱的問句哥倆對體育對足球了解多少,你們有看過球員流血流汗嗎,有看過他們從小每天風吹日曬嗎,有看到過他們為了國家在場上和對方拼力廝殺嗎,你們只 是待在空調房里動動嘴而已,你們可以不喜歡中國足球,但是請你們尊重中國足球!我們都是中國人!愛國就是愛她的全部!”
兩位相聲演 員分別是賈旭明和張康,都是郭德綱的徒弟。他們在8月份東亞杯期間的一檔電視節目中表演了一段相聲,其中引用的幾乎全是網絡上陳舊的段子,卻博得現場觀眾 及節目評委馮小剛、宋丹丹等人一笑。國足在世預賽上兵敗多哈之后,這段相聲視頻又被網友翻出來挖苦中國足球。
網友對李毅的言論反應頗為激烈。基本論調無非兩個,一是認為相聲演員調侃中國足球這種方式過于低級,有落井下石之嫌;二是認為李毅的反應過于敏感激烈,中國足球確實不好,被罵被諷刺是正常的。
相聲演員的諷刺每天都會出現在網絡上,人們習以為常,甚至不以為然。而李毅的反擊態度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此事恰逢中國隊剛剛在多哈輸球了,讓國人失望。截至昨日20:00,李毅這條微博下有超過9000條評論,創其微博單條評論數新高。
李毅言論的爭議之處在于,他認為球員流血流汗付出了很多,所以不該被這樣對待。并且,他認為愛國的人也應該愛中國足球,不應該用挖苦諷刺的態度對待代表自己國家的球隊。
這件事發酵后,李毅又發了一條微博回應網友:“你會讓你的孩子踢球嗎?如果沒有,那讓誰的孩子來踢?站著說話腰不會疼,你們只看到了塔尖的風光卻不知道基層的艱苦,沒有地基,樓是蓋不高的,愛有多深恨有多深……”
從1990年起一直是小品里的作料
中國足球“被黑史”
1990 年北京亞運會上,國足0比1不敵泰國無緣四強。1991年春晚,馮鞏和牛群的相聲《亞運之最》里有評選,最臭的是“中國男足的臨門一腳”,最傷人的話是 “中國足球隊腳太臭,不如回家賣土豆”;相聲《著急》中,姜昆說:中國隊光踢不進球,你不著急啊?這被看作最早娛樂中國足球的案例。1997年春晚,時值 中國女足勇奪奧運銀牌第二年。在相聲《兩個人的世界》里,馮鞏說了,中國男足沖不出亞洲,是因為場上少了11個女的。到了2008年春晚,趙本山、宋丹丹 和劉流聯合出演小品《火炬手》,宋丹丹稱,看著讓人揪心的運動是足球,讓人看著更揪心的運動是中國足球。
郭德綱曾在相聲《你得鍛煉》里,對國足大加嘲諷,“我給大家道個歉,奧運會期間,我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兒,我看男足了!”。而小沈陽也曾在一個視頻里惡搞國足,“有一句話說得好,想開心看一看咱們東北二人轉,想鬧死心,看一看中國足球。”
圍觀
中國足球該怎么罵?
央視解說賀煒說過一句很能代表中國足壇圈中人心態的話:“中國足球哪怕是最多人的痰盂,也依然是我的圣杯。”李毅的心態顯然如此,只是比較激動,看不慣別人諷刺自己的圣杯,做了反擊。
李 毅對中國足球愛得苦大仇深,但相聲演員和網友對中國足球,態度肯定要輕佻很多。善意的批評總是很少的,無意的挖苦總是很多的,惡意的諷刺以展現自己的小聰 明,更是數不勝數。不僅足球,生活中都是如此,足球之所以容易被放大,很大程度是因為足球范疇內相對言無禁忌。實際上,“中國足球”這四個字是一個大概 念,球員僅僅是末端角色,其中管理者似乎更有理由成為被挖苦諷刺的對象。
“中國足球真臭”,已經不再是說球員踢得不好了,而是整個體系存在問題。足球體系的問題恰恰是體制問題最清晰的投影,所以,挖苦諷刺謾罵都投向這個“痰盂”,也是正常的。
正 因為足球可以隨便罵,所以不存在戴著腳鐐跳舞的優雅。第一個想出“高俅之后中國足球就不行了”這個段子的人,挺有點幽默感的,但把網友的小幽默直接搬上電 視節目的相聲演員,就沒啥幽默感了。按理說,馮小剛和宋丹丹這種演藝界名流當評委的電視節目,也算是大雅之堂了,但這兩位相聲演員的這一段諷刺中國足球的 說辭,確實有些俗。
有些東西可以諷刺,比如敵對勢力,比如社會惡習,比如官僚作風,但中國足球畢竟只是一個游戲概念,所以你說這種 挖苦諷刺是善意的批評,那確實感受不到。其實可以罵得具體一點,比如它的問題在哪里,狠狠切其要害。只是罵一個大概念,發泄自己戾氣或者體現自己的優越 感,好像也沒啥意思。
?
?
相關鏈接:
卡馬喬案或致國足失世預賽資格 球迷:足協在下棋
郭德綱徒弟調侃國足引大帝暴怒:不喜歡但請尊重
國足客場0比1不敵卡塔爾隊 “保平爭勝”把國足害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