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市場寒冬為什么會來?
1、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穿透效應
上文中,我們已經證明了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具有明顯的聯動效應,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的核心動力源。自然的,如果二級市場出現了問題,一級市場的支持因素便不復存在。
在寒冬之前二級市場火爆的過程中,資本對互聯網概念的追逐達到了瘋狂的地步。由于上市的互聯網股票較少,這種瘋狂只能被僅有的幾只互聯網股票消化:暴風影音(300431.SZ)連拉33個漲停板,市值一度達到250億元人民幣,甚至超過了行業龍頭合一集團(YOKU.N)的估值。二級市場的持續火爆,也給一級市場營造了“無限流動性”和“百倍PE”的海市蜃樓。相對于A股,創業板更早就被拉升,新三板也在今年三四月份爆發,從最初每日交易額只有數億元,到4月一度日成交額達到50億元。
其實,早在2014年下半年,張穎、徐新等資深投資人已經向市場屢屢發出警告:
·張穎:熟悉我們這個行業的人可能都知道今年很多基金融到錢了,大家拼命做案子,包括我們在內的幾家比較主流的基金,今年截至到今天所投資的案子數量都比去年的2倍還多。可這樣的態勢還能延續多久呢?一個基金的體量、團隊決定了其投資的案子數量和速度,現在看起來,盲目樂觀是非常危險的。
·徐新:創業企業的估值已經偏離公司基本面,出現泡沫。
2015年8月19日至26日,A股市場繼“端午劫”后連續暴跌,尤其是8月24日(星期一),全球市場集體被傳染,歐美股市、匯市、黃金、大宗商品交易、期貨等市場全線快速大幅下跌。8月24日晚美股開盤,阿里股價突然暴跌13%至每股58美元,后止跌回升。當日176只中概股中僅5只上漲,其余均暴跌,18只中概股跌幅超過10%。
8月,二級市場的恐慌情緒迅速穿透到一級市場。據媒體報道,A股大跌時,新募集的人民幣基金開始發現某些LP無法兌現資金承諾。這是因為很多上市公司此前是VC/PE的LP,股市暴跌導致其市值平均蒸發50%~70%,已無力繼續投資,財富效應(大部分參與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都損失慘重)也導致VC/PE的其他LP很難再投。
Wind中國PEVC庫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新增基金177支,隨后7月份到達頂峰,當月共新增40支基金,但其完成率僅27%,而上半年基金募集完成率接近50%。8月后募集情況明顯變差,8月新增18支基金,9月僅4支(截止9月19日),其中接近八成基金顯示為擬募集或正在募集。由此可見,上半年募集資金速度明顯快于下半年,今年7月份以后開始募集的基金,募資難度相對較大。
從投資案例數和基金募集情況來看,一級市場在2015年年中達到頂峰后呈斷崖式下挫,資本市場迎來寒冬。此時,大量創業項目的估值和融資額出現“腰斬”,甚至融資失敗、團隊解散或轉向,曾經盛行的O2O、“90后”等概念逐漸被投資人拋棄,由2014年狂熱的市場催生的“2VC”(為風險投資而設計的商業模式)開始走不下去了,優劣項目開始出現分化。并且,從大的邏輯來說,這些失敗項目對二級市場的拖累程度預計在今年年末各上市公司的年報中會有所體現。
總體而言,由于新增基金從募集到完成投資往往需要一年及以上的時間,可以預測未來一年內市場整體的投資將降至冰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