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截擊”網站援引所獲文件內容報道,美軍在中東和中亞使用無人機打擊恐怖分子時,行動“簡單粗暴”,毫無“精準”可言。對于無辜人員的死傷,美軍會以“敵人”說辭掩蓋,蒙混過關。
奧巴馬2009年上任以來,加大了無人機打擊力度,其任內實施的無人機打擊行動遠超前總統喬治·W·布什。按美國白宮和軍方說法,無人機“精準”針對目標,最小化平民傷亡。
不過,“截擊”網站援引消息人士提供的文件內容報道,美軍實際言過其實。比如,在代號“猛擊”的行動中,美軍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對阿富汗東北部目標發動持續打擊,致死約200人,其中僅35人為行動目標。
另一場為期5個月的行動中,美軍打死的目標人數甚至不到死亡人數的10%。而在這些行動的執行地阿富汗,美軍情報網絡遠勝于同樣無人機襲擊頻繁的也門和索馬里,這兩個國家的無人機打擊效果可想而知。
對于非目標死者,即便他們身份不明,美軍也傾向于稱其為“行動中擊斃的敵人”。
【缺陷多多】
依據流程,美軍情報分析人員會首先繪制涉恐嫌疑人肖像,分析他們構成的威脅,制成“個人簡歷”。然后,這些簡歷經高層核定放入“打擊籃子”,以進行目標挑選。
只是,目標挑選牽涉相當程度的主觀因素。目標一旦選定,將上報奧巴馬簽字同意。美國總統平均花費58天簽發針對一個目標的打擊命令。接下來,美軍有60天的行動時間。
“截擊”網站援引的文件坦言,美軍在阿富汗等非傳統戰場上,確認恐怖分子行蹤時嚴重依賴于通信信息搜集,且有相當部分情報為所在國提供。情報準確程度存疑。
先前就有知情人士表示,美軍無人機以目標活動為鎖定“標志”,而非難以短時間內核實的人物身份,“簡單粗暴”無異于“盲炸”。
提供文件的消息人士說,所謂無人機“最小化”平民死傷的說法“就算不是赤裸裸的謊言,也是嚴重夸大其詞”。
對“截擊”報道,美國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回應稱,奧巴馬“已制定政策,力求使我們在全球的反恐行動盡可能透明”。另外,軍事行動已“竭盡全力降低平民死傷”。(陳立希·新華社特稿)
?
?
相關鏈接:
盤點美軍在阿富汗“誤炸”史:數百阿軍成炮灰
美軍向敘北部反對派武裝空投50噸武器裝備
美軍“誤炸”阿富汗醫院后抵賴 4天換4種說法
俄導彈打IS震驚西方 美軍戰斗機“繞行”
奧巴馬就美軍誤炸阿富汗醫院致歉 對死者表示哀悼
段譽后人展示“一陽指” 稱曾點癱美軍教官
美軍承認誤炸阿富汗昆都士醫院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