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習近平總書記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二五”期間,農民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0.1%,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5000多萬人摘掉了“窮帽子”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數說農民收入5年來增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10-19 10:21

      前不久,寧夏固原西吉縣將臺鄉保林村農民謝素霞有了一份新工作,在村附近的蔬菜基地從事蔬菜分裝,這份工作讓她每月增收2400元。

      習近平總書記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二五”期間,農民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0.1%,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5000多萬人摘掉了“窮帽子”。一個個數字變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觸摸到農民生活的新變化、農民致富的新路徑、農村社會的新面貌。

      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1%:農民錢袋子越來越鼓

      63歲的汪從炯是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白帽鎮的農民,生姜種植能手。“今年我種了8畝多生姜,估計畝產6000斤以上,鮮姜按每斤2元算,收入估計近10萬元。”

      過上好日子、富日子,是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最大的夢想。

      “2014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來年均增長10.1%,目前增幅已連續5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連續11年保持較快增長,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突破萬元大關。”談到“十二五”時期農民收入增幅,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的話擲地有聲。

      農民持續增收,離不開黨的政策支持。5年來,黨中央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世紀以來,連續出臺了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持續增加“三農”投入力度,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投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2013年達1.38萬億元,“十二五”前三年“三農”投入就超過了“十一五”的總和。2014年,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四補貼”資金達到1681億元,比2010年增加了455億元。

      在一系列政策的助推下,我國農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農民增收致富路徑更寬,農民錢袋子越來越鼓。

      恩格爾系數三年降3.4個百分點:農民消費層次明顯升級

      在日前舉辦的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電商扶貧論壇上,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雞峰鎮長溝村支部書記張璇分享了電商給當地農民生活帶來的新變化。“電子商務不僅僅是開淘寶網店,也不單單是賣農特產品,更是從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育等多方面給偏遠山區的村莊發展帶來希望。”張璇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農戶+網店+市場”的致富大道。

      隨著農村互聯網的普及和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農村商業模式不斷創新,農民消費手段更加多樣化。據統計,2014年我國農村電商用戶達到近8000萬,農村電商用戶年增長率達到41%,遠快于城市電商用戶17%的增長率,發展趨勢良好。

      韓長賦介紹,2014年,我國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長近3000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食品消費支出比重明顯降低,文教娛樂、交通通信、醫療保健等消費支出不斷增長,農民住房、生活條件大為改善,消費層次明顯升級。

      “‘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由2011年的3.13∶1下降到2014年的2.92∶1,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3年時間下降了3個多百分點,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充分說明農民生活品質得到不斷提升。”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說。

      5000多萬人摘掉“窮帽子”:農民更好分享發展成果

      山東鄄城是歷史上的黃泛區,貧困人口眾多。近年來,鄄城把“一村一品”作為全縣扶貧開發的“一號工程”,左營鄉的蔬菜、彭樓鎮的油用牡丹、董口鎮的金銀花、臨濮鎮的辣椒已經遠近聞名,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特色產業。

      “十二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把扶貧開發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度、寬領域、多層次向前推進,全力補齊貧困地區發展短板。

      統計顯示,從2011年到2015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從272億元增長到467.45億元,幾乎翻了一番;“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投入到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的車購稅資金超過5500億元,占全國的近50%;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全國農村5000余萬人納入低保保障范圍。

      4年多時間過去了,我國扶貧開發事業闊步向前,5000多萬人口摘掉了“窮帽子”。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介紹,從2011年到2014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22億人減少到7017萬人,累計減貧522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2.7%下降到7.2%。從今年趨勢來看,有望再完成減貧1000萬人的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讓一個人掉隊。“當前中國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表示,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消除現有極端貧困的目標,我們將全面實施精準扶貧戰略,著力建設扶貧開發大數據,凝聚扶貧攻堅強大合力,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

    ?

    ?

    相關鏈接:

    央行副行長:金融扶貧不能大水漫灌要找準出發點
    全國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總啟動儀式在河北舉行
    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方略走向世界
    讓“精準扶貧”成為中國經濟下一個“風口”
    2015全國扶貧日 海口警備區開展扶貧助困活動
    “平語”近人——關于扶貧工作 習近平這樣說

    ?

    相關鏈接:
    “平語”近人——關于扶貧工作 習近平這樣說
    2015全國扶貧日 海口警備區開展扶貧助困活動
    讓“精準扶貧”成為中國經濟下一個“風口”
    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方略走向世界
    全國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總啟動儀式在河北舉行
    央行副行長:金融扶貧不能大水漫灌要找準出發點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慧] [編輯:吳靖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