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的種菜大棚
?村民在大棚查看苦瓜長勢??
發動全村成立農業合作社 六年收入增四倍
統歷嶺村村長洪光益介紹,村中的土地較為肥沃,很適合種植經濟效益高的時令蔬果,但村子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對農田沒有進行科學規劃和缺乏農業基礎設施,村中耕地無法得到合理利用。由于缺乏灌溉系統,村民們只能種植甘蔗、木薯、芝麻等需水量較小但經濟效益低的作物。200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僅有4千元。
村子要發展,就必須完善灌溉系統。洪光益在心里算了一筆帳:為一戶人家獨立安裝抽水設施大約需要2至3萬元。全村70余戶人家都獨立安裝抽水設施,就需要投資200余萬元。但如果通過建水塔,在農地安裝地下管網的方式鋪設灌溉系統,成本只有50余萬元。如果只靠村民們“單打獨斗”,無法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只有擰成一股繩,共同發力,才能實現全村致富。
在2008年5月,統歷嶺村開始籌備成立農業合作社。至該年10月,海口統歷嶺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在合作社的組織下,村民們集資建設了現代灌溉設施,有效地使畝產值從1000余元增至5000余元。
經過6年多的艱苦打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民蔬菜種植合作社,迅速崛起成為海口市有名的蔬菜種植實體,并成功實現了種植管理模式的對外輸出,成為我省首個實現種植模式“吃螃蟹”的合作社。據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達2萬元,較2008年增加了4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