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被子有害健康,穿秋褲防關節炎,4毛錢治好高血壓……網絡上的“科學箴言”為了吸引眼球越傳越離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等共同發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支持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最新發布,一批十月網絡常見的科學流言“榜上有名”。
不疊被更有益健康?
“我們常常會給自己不疊被子找一個又一個華麗的借口。如今,你再也不用找借口了,因為不疊被子更有利于健康!”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不疊被子更有利于健康,并稱這絕不是偷懶的借口,而是英國專家實驗得出的結果,因為不疊被子更有利于殺死螨蟲。
真相:溫度和相對濕度是影響螨蟲流行的最關鍵因素,將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是控螨的有效手段。不疊被子有利于除螨這個結論有一定道理,但缺乏嚴謹度。除螨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房間和被褥的干燥、空氣的流通。不疊被子有利于水分的散發,被子的濕度下降快,確實有利于除螨。但是在本身陰冷潮濕的環境下,疊不疊被子的影響恐怕只是杯水車薪。
“不穿秋褲”致關節炎?
秋冬來臨,有的時髦女孩兒仍然為了美麗而穿著短裙,善良的老人總會咕噥一句:“姑娘,關節著涼,老來會得關節炎的。”
真相:骨關節炎,也許你我即使穿秋褲也逃不開。骨關節炎是人體關節正常退變的結果,到了一定年齡,每個人都會有骨關節炎,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骨關節炎具體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高齡、肥胖、不合適的鍛煉、遺傳等是骨關節炎的高危因素。寒冷不是導致骨關節炎的原因,但寒冷是骨關節炎癥狀加劇或復發的因素。寒冷可以誘發骨關節炎的患者出現疼痛、腫脹等癥狀,所以,寒冷很容易被大家誤解為造成骨關節炎的原因。
4毛錢治好高血壓?
一則“4毛錢治好高血壓”的新聞在網上廣為流傳。文中稱,西安的王先生患有高血壓,一直吃著降壓藥。但在國慶出游后,血壓突然升高,且一直降不下去。后去急診看病,醫生只給開了4毛錢的藥,服用后血壓很快就降了下來。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人盛贊該醫生有良心,也有人質疑,認為以往貴些的降壓藥,都是醫生為了賺取“黑心錢”而開的。
真相:“這則新聞看上去很溫暖,但其中卻有很多錯誤,容易誤導公眾,在醫患之間產生不良影響。”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海澄指出,這是典型的“標題黨”。當前正值季節更替,天氣忽冷忽熱,血壓本來就容易波動。對于許多高血壓患者來說,這種天氣需要調藥或加量。
新聞中所說的患者國慶出游,可能因疲勞、緊張等導致血壓升高、控制不佳,并不是個案。而醫生為其開出的4毛錢藥物,實際上就是利尿劑。這種藥在臨床中很常用,對于正在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的人來說,加服利尿劑可起到增強作用,效果會比較好。
“需要注意的是,利尿劑并非萬能神藥,并非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適合。”張海澄強調,有些患者看了新聞,認為自己的情況與王先生類似,就自行購買服用。殊不知,此舉極有可能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發生危險。張海澄還提出,“4毛錢治好高血壓”的概念也不正確,目前高血壓還不能根治,只能控制。
基站越多輻射越大?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與縱深發展,我們幾乎無時無刻都籠罩在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手機基站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種類型。比如北京的回龍觀小區附近就建了很多手機基站,很多居民于是擔心自己會受到嚴重的電磁輻射危害。
真相:一般在城區的手機基站的輻射功率都不大,典型的功率是30瓦左右,最大的也就300瓦左右。
在實際情況下,我們的生活區一般離開手機基站在100米以上,以100米做估計,那么離300瓦特基站100米的距離上的輻射功率面密度是10米距離上的輻射功率面密度的1/100。遠遠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磁輻射防護規定》。所以只要離基站100米以外,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基站對家庭生活的危害。
“草莓+發酵粉”美牙?
現代人越來越關注牙齒的健康,也越發追求牙齒的白凈。各種美白牙齒,尤其是食物美白的傳言應運而生,其中,流傳得較為廣泛的當屬“草莓+發酵粉一起使用”。方法是將草莓碾成糊狀與發酵粉混合后涂在牙齒表面,5分鐘后刷牙漱口,牙齒像“陶瓷一樣白”。
真相: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利用草莓美白的原理是利用酸來腐蝕牙釉質。我們都知道草莓中含有草酸,屬于弱酸性的物質,而發酵粉在空氣中發酵,迅速繁殖出大量細菌,產生乳酸,這兩種酸性物質會引起牙釉質表面的鈣磷脫落,這一過程叫做脫礦(也稱脫鈣),輕則改變牙齒色澤,重則形成凹陷,造成釉質損傷。
火腿培根=砒霜?
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國際癌癥機構(IARC)正式發布公告稱,火腿、培根等加工類肉制品被歸入致癌物,位列致癌物風險等級的第一級,與石棉、香煙、砒霜等物質“為伍”,有說法稱“火腿培根致癌能力如同砒霜”。
真相:首先,世界衛生組織的“致癌物等級”是根據某種物質增加人體癌癥風險的確鑿證據來定的。等級最高的1級致癌物是說有很確鑿的證據,顯示該物質能增加人的癌癥風險,但它并不表示致癌能力的大小。比如同為1級致癌物的,還有酒精飲料、中式咸魚、檳榔和太陽輻射。
其次,火腿腸、培根、香腸等加工肉制品增加癌癥風險,在食品營養界早已得到普遍認可。比如美國癌癥研究所認為,每天吃50克左右培根,會增加大約21%的大腸癌風險。注意:是風險增加21%,而不是有21%的風險得大腸癌——舉個例子說,如果一點不吃的人風險是1%,那么吃的人風險變成1.21%。所以,加工類肉制品常吃確實不好,但談之色變大可不必。
睡前喝杯牛奶助眠?
許多失眠者喜歡在夜里給自己來杯牛奶。有人還為此找到了科學依據——牛奶中含有一種能使人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大腦以這種化合物為主要原料,合成的五羥色胺能抑制思維活動,從而使人想睡。
真相:這里提到的色氨酸是我們身體需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含有豐富蛋白質的牛奶,確實和肉類一樣富含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確實可用于制造誘發睡眠的荷爾蒙5-羥色胺與褪黑激素。不過,一小份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總量并不足以讓身體激素水平發生波動。另外,牛奶里的色氨酸要運到大腦里,恐怕也沒預想的那么容易。
為了保護脆弱而重要的大腦,腦部的毛細血管結構阻止了許多血液中的化合物進入腦組織,即所謂血腦屏障。任何物質要起安眠作用,首先就必須穿過血腦屏障。而一份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表明,由于氨基酸之間會互相競爭有限的通道,結果是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反而降低了色氨酸穿過血腦屏障的能力。
至于牛奶的熱度是否有助于入睡,皮膚溫度上升確實能加快入睡速率。但一杯到胃里的牛奶并不足以讓你的皮膚溫暖幾分,一個熱水浴會有效得多。
?
?
?
相關鏈接:
10月科學流言榜出爐 "火腿培根=砒霜"入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