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個多月就是冬至,隨著年底的到來,上市公司年度業績預告也開始浮出水面。截至12月4日,兩市有105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告2015年盈利的上市公司有725家,占比68.46%;412家上市公司預告年度凈利潤較去年同比增長,占比38.9%。
而在所有浙江的上市公司中,一共有157家公司披露了年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增的超過半數,達到了83家,預減的則有30家。其他方面,有11家公司實現扭虧為盈,18家公司續盈,8家公司首虧,4家公司增虧,此外,還有3家公司為不確定。
83家浙股預增 巨龍管業“稱王”
每年接近年報披露季時,A股就會出現一波年報預增熱,業績預喜,尤其是幅度較大的公司多半會獲得市場的青睞。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晚間,所有浙江的上市公司中,一共有157家公司披露了年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增的超過半數,達到了83家,占比為52.87%。
在預增的這83家浙江上市公司中,巨龍管業憑借2340.5%—2390.5%的凈利潤預增幅度高居榜首。根據巨龍管業的公告,業績大幅預增主要因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從二月份起將公司艾格拉斯正式納入合并報表,因其實現利潤較多所致。而且,公司10月27日晚間披露的三季報數據就已經露出了業績高增長的端倪。根據三季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31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964%。
排在第二位的則是漢麻產業。根據公司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今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86.69萬元至12230.4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00%至850%。至于公司業績暴增的原因,公司表示,寧波市鄞州區石碶街道寧波櫟社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辦公室征收公司的2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已收回國有,權證已被注銷,且公司收到了其支付的1.5億元征收及補償費,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規定,預計產生1.08億元的收益將增加公司年內收益。
而緊隨其后的則是來自臺州的藥企海翔藥業。公司預計2015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億元—5.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834%—928%。公司此前披露的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1億元,較上年同比增5674%。其中7—9月凈利潤1.1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20611%。對于業績的暴增,公司表示,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臺州前進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底,匯金持有公司527萬股。
此外,全年業績預增765%—815%的廣博股份,其業績暴增的原因與漢麻產業頗為類似。根據公司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寧波市鄞州區財政局2015年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20萬元。廣博股份表示,上述補貼款計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當期損益,預計對公司當期利潤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
此外,方正電機、世紀華通、傳化股份、天邦股份、兄弟科技等公司預測的年度凈利潤增長幅度均在100%以上。
而如果只考慮盈利額,157家浙江上市公司中,海康威視暫時奪得“盈利王”稱號,其預告2015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區間為60.65億元到69.9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30%到50%。寧波銀行憑借61.9億元到67.53億元的2015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區間位居第二。
8公司首虧
有喜就有憂。與83家預增的浙江上市公司相對應的是,共有30家公司全年業績預減。
其中,凈利潤同比降幅最大的為2015年業績虧損23億元的嘉凱城,這也是其業績首次預告虧損。公司此前披露的三季度財報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嘉凱城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5.09億元,同比下降56.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8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256.5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正轉為-11.83億元,主要由于較上期項目開發投資減少所致。
嘉凱城對此表示,報告期內業績下滑是因為本期房產項目結算及貿易收入減少,同時,戰略轉型產品“城市客廳”處于建設投入和招商運營培育階段。而對于全年業績的大幅下滑,嘉凱城解釋稱,業績預警的原因一是房產項目銷售規模大幅下降且產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導致毛利空間縮減顯著,二是達到應清算土地增值稅條件的項目金額上升、可資本化資金成本金額下降,導致稅務負擔及財務費用增加,另外,公司戰略性城鎮化建設投入進一步上升也將加劇下一報告期虧損。
而業績預告中的“變臉”往往被視為業績“地雷”。除了嘉凱城以外,浙江省內還有7家公司今年頗不如意地實現首虧。
其中,寧波富達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虧損85000萬元至75000萬元,康強電子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虧損5500萬元至4500萬元,中捷股份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虧損40090萬元至39939萬元,衛星石化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虧損35159.52萬元至34182.87萬元,新安股份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虧損26000萬元左右,杭鍋股份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虧損15000萬元至10000萬元,民豐特紙則預測公司至下一報告期末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虧損額尚不得而知。
除了嘉凱城,在“變臉”的這7家公司中,虧損額最大的為寧波富達。公司早前披露的三季報就已經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26億元,同比下降64.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7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6.55億元。公告顯示,業績大幅虧損主要由于公司第三季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9.18億元所致。受此影響,公司同時預計2015年全年凈利潤為虧損7.5億元至8.5億元。
公告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有關資產減值準備的相關規定,公司2015年9月末通過對各項資產進行清查,決定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具體對象為開發成本—“依云郡項目”。
從上述數據不難發現,“首虧”上市公司中,虧損嚴重的企業集中在房地產、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和商貿零售等傳統行業。對此,中投證券分析師韓哲晟也坦言,周期性行業業績“踩雷”的概率確實會更高,隨著業績預告的逐漸披露,還會有更多的周期性行業公司爆出業績“地雷”。
11公司扭虧值得欣喜
值得注意的是,179家浙江上市公司中,還有11家公司預計今年將成功扭虧,分別是康盛股份、榮盛石化、萬家文化、露笑科技、維科精華、浙大網新、慈星股份、*ST申科、美欣達、宏磊股份和華鼎股份。
在“扭虧”原因方面,資產重組幾乎占據了絕大多數席位。
以萬家文化為例,萬家文化11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合計作價約1.29億元分別向自然人林和國、公司控股股東萬家集團轉讓萬家房產100%股權和萬家礦業65%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將徹底剝離房地產和礦產業務。公司表示,此次交易旨在剝離虧損業務,從而改善公司經營情況,并集中精力發展動漫文化和移動互聯網產業,提高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公司表示,根據備考合并財務報表,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的虧損大幅減小,減少部分主要為剝離房產和礦業公司的虧損。以2014年度為例,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備考數對應為虧損891.6萬元,較實際數減虧525萬元。
而露笑科技的扭虧,更大程度上則是得益于土地拆遷款的“幫助”。早在三季度,公司就曾發布業績修正預告,對1—9月份的凈利潤做了向上修正。相關人士表示,業績修正主要緣于公司資產轉移和場地騰空涉及的兩塊土地,目前其中一塊已完成搬遷并已納入1-9月份業績。另一塊因露笑特種線有限公司部分資產未處置完華,場地尚未騰空,預計將于年底前完成土地收儲和地上建筑物拆遷補償等相關工作,并按相關規定轉入公司2015年的業績。
?
?
相關鏈接:
收盤:滬指跌1.67%險守3500點 金融股領跌兩市·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