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新院士都是我們華工人!”中國工程院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后,華南理工大學師生校友的朋友圈里瞬間刷爆了屏。

" />
  •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三位新院士都是我們華工人!”中國工程院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后,華南理工大學師生校友的朋友圈里瞬間刷爆了屏。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廣東三位新院士被華工“承包”了 校友朋友圈刷屏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12-09 07:48

      “三位新院士都是我們華工人!”中國工程院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后,華南理工大學師生校友的朋友圈里瞬間刷爆了屏。

      原來,這次廣東當選的三位院士分別是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兼職教授、96級發酵工程專業博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吳清平,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孟建民。

      治學嚴謹的校長

      當選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的王迎軍是少有的廣東本土培養的院士之一,更是土生土長的華南理工人——她的本碩博都在華南理工大學就讀。

      王迎軍從事生物醫學材料基礎及應用研究30余年,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60余項,提出的“骨組織再生修復生物應答理論”、“一體化骨與軟骨仿生制備技術”、“多參數體外模擬智能評價系統”等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生物材料領域引起極大反響。她研究出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所研究的生物活性人工骨、仿生型人造齒根等在臨床應用中取得突出效果,并解決了臨床上長期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問題。2007年因其卓著的成就被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院授予“FELLOW”終身榮譽稱號。

      王迎軍治學嚴謹、學風正派,非常注重培養學生和青年教師的自主創新能力。她曾對學生說:“你可以給我失敗的數據,但是不能給我虛假的數據。”

      對于自己的工作,王迎軍說:“我不僅是校長,更是一名教師,我珍惜這份職業,珍愛我的學生,我會盡一切可能與我的學生們一起,指導他們成長,盡一名人民教師應盡的責任。”她的校長信箱每天都會有很多同學來信,她都會耐心一一回復。

      半路出家的博士

      吳清平是中國知名食品微生物專家。研究方向為食品微生物安全和食用菌生物工程研究開發。他首次系統地進行了全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風險調查,構建了我國南方最大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和主要菌株基因指紋圖譜庫。近十年來共主持和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27項,獲得省級鑒定國際先進水平成果23項;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均排名第一。

      1996年,吳清平進入華南理工大學攻讀發酵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師從姚汝華教授。83歲高齡的姚汝華教授清楚記得,入學之初,吳清平的刻苦努力和學習能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吳清平之前的研究屬于農學領域,姚汝華曾擔心他不能很快適應以理工為主的微生物工程研究領域,所以特意叮囑他多補習計算機應用、數理等理工知識。回憶起那段經歷,姚汝華教授的話語里充滿著對弟子的肯定與贊賞:“他是個很謙虛的人,但是學習能力很強,一開始專業討論時他總是認真傾聽,很少發表個人見解,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微生物工程研究的論文,寫得很有水平。”

      這件事情也讓姚汝華對吳清平的專業學習徹底放下心來。在這之后,通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和老師的精心指導,吳清平的研究愈發深入,發表了多篇專業論文,并完成了關于抗干擾微生物數量快速測定機理研究的博士課題,順利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姚汝華說,當時除了在理論研究上對吳清平進行指導,自己還啟發他面向產業開展應用研究。對于目前吳清平帶領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在產業應用上取得的成果,姚汝華表示十分贊賞。

      感恩于導師的培養,每一年的春節吳清平都會帶著愛人去給姚汝華教授拜年。吳清平也曾表示,在華工攻讀博士學位的三年,母校的教風和學風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

      因材施教的老師

      “在華工這個平臺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讓我感覺十分愉快。”當選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的孟建民說:“老師和學生們身上那種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專業精神也讓我受益良多,特別是何鏡堂院士,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教書育人,何老師等華工的前輩都給予我很多幫助與支持。”

      “孟建民老師帶學生真的很用心,”建筑學院的孫一民老師說。孟建民2008年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兼職教授,還擔任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委員。無論是作為一名老師,還是學術委員會的委員,孟建民認真、嚴謹的學術態度都贏得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實驗室的開放課題評審,學生的中期考核、開題報告,學院里的講座課程……每一項工作,孟建民老師仔細準備、認真完成。

      除了“玉樹地震遺址紀念館”等代表作之外,孟建民著有《失重》等專著,并先后獲2006年建設部“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007年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和2012年“當代中國百名建筑師”等獎項和稱號,2014年獲中國建筑師最高榮譽獎——梁思成建筑獎等。

      “孟老師研究方向橫跨多個領域,但在每個領域的研究又深又精。”2013級碩士生高瀚翔說:“跟隨孟老師學習兩年多的時間里,感覺自己進入了建筑設計的‘奇妙世界’。孟老師的想法大膽而新穎,總是能帶給我們很多靈感。”孟建民會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長的不同,引導他們向適合的研究方向發展。雖然主要工作地點在深圳,但是孟建民一定保證輔導學生們的時間,每個月都要舉行例會聽取學生們的學習進程匯報,對學生的學習研究情況、論文進展進行點評,同學們也常常在凌晨收到孟老師發來的微信信息。

    ?

    ?

    ?

    ?

    相關鏈接:

    兩院院士增選亮點多:成員年輕化 面向基層傾斜
    中科院公布2015年增選院士名單 含12名外籍院士
    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70名 院方要求婉拒過高物質待遇
    王辰院士:依靠四項核心競爭力?建設經典學院型醫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鐵385公里時速能夠保證安全
    百歲院士申泮文執教七十五載 教育人生自述發布

    ?

    相關鏈接:
    百歲院士申泮文執教七十五載 教育人生自述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鐵385公里時速能夠保證安全
    王辰院士:依靠四項核心競爭力 建設經典學院型醫院
    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70名 院方要求婉拒過高物質待遇
    中科院公布2015年增選院士名單 含12名外籍院士
    兩院院士增選亮點多:成員年輕化 面向基層傾斜
    [來源:羊城晚報-金羊網] [作者:王倩]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