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關于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出臺,鄭州通用航空將迎來發展新契機
布局未來5年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今年1月上旬,鄭州市出臺了《鄭州市關于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鄭州市培育5至8家規模化的通用航空公司,形成覆蓋全市的通用機場體系和輻射周邊的航線網絡,建設成為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和全國領先的通用航空經濟示范區。
布局的首要任務便是加強通用機場體系的建設與規劃。按照《意見》,鄭州市開通上街機場到周邊機場的航線,逐步形成以上街機場為核心的通用航空運營網絡。依托新鄭國際機場、上街通用機場,在登封、中牟、新密、新鄭、鞏義規劃一批通用機場,在各縣(市、區)規劃建設一批作業點,在主城區廣場、公園、大型綠地等地統籌規劃一批直升機通用機場,滿足醫療救護、應急救援、空中巡查、氣象探測、城市消防、旅游等需要。
而鄭州主城區外有條件的區域可預留固定翼飛機起降場地,以滿足未來固定翼通航飛行的需要。
除了硬件建設以外,在拓展航空產業領域和拉長產業鏈方面,鄭州將著力推進研發制造、通航運輸、航空會展及FBO(固定基地運營商)四大重點產業的發展。
尤其是在研發制造方面,《意見》提出,要以研發制造產業為原動力,積極引進國內外龍頭企業,發展飛機總裝、飛機部裝、飛機零部件生產、發動機總裝、發動機零部件生產、飛機附件生產以及機載設備制造、空管和地面設備及系統制造、飛機改裝、無人機研發制造等。
并且,在通航運輸方面,鄭州市將積極推進空中的士協會的成立,并與國際先進國家和地區進行對接,打造空中的士信息服務平臺,購買空中的士特定專用機型,并組建針對特定機型的專業維護團隊,為空中的士業務的發展提供支撐。
此外,鄭州還將以FBO(固定基地運營商)為支撐,大力推動與國內外領先FBO網絡對接,吸引國內外知名FBO專業服務商的入駐,建立中部地區最強FBO服務基地。
在引導消費方面,下一階段,鄭州將積極鼓勵和正確引導私人飛機、私照培訓及航空旅游觀光等消費類通航產業的快速發展。并且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和補貼措施,降低購機門檻,刺激私人購機需求,帶動飛行私照培訓、航空旅游觀光、航空運動等一系列消費類通航產業的發展。
鄭州通航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說起鄭州發展通航產業的決心,可謂由來已久。可以說,近幾年,鄭州市政府在推動通航產業發展方面,政策頻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今,鄭州通航產業發展到了什么程度,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其實,上街區作為鄭州通航藍圖的重要載體,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其目前的產業布局已經初具規模。據鄭州通航試驗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何乾坤介紹,目前無論是上街機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通航企業的入駐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據了解,2014年上街機場完成了一期改造工程,將原有跑道進行瀝青蓋被并加寬至45米,圈建圍界,修建了聯絡道、滑行道,硬化了停機坪,使上街機場具備了4C級機場的硬件條件。而投資2.1億元的二期改造,部分工程已完成。
在通航制造方面,首架穆尼飛機于2014年12月29日成功下線試飛,填補了河南通用飛機制造的空白。而總投資10億元的鄭州嘯鷹航空公司飛機組裝與試飛基地也正在加緊建設。
而在飛機維修方面,河南賽羅飛機維修公司成為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通航145部維修單位,也是目前國內兩家同時具有兩大世界通航最暢銷機型——美國羅賓遜直升機和賽斯納單發固定翼飛機維修資質的維修單位之一,并已與南方航空公司河南分公司維修廠達成技術戰略合作協議,為安陽通航、河南貫辰通航、永翔通航等10余家國內實力雄厚的通航公司和警航單位提供了維修和管理咨詢服務。
截至目前,已有鄭州嘯鷹、河南永翔等40家通用航空企業在通用航空試驗區落地,機隊規模達60架。
“去年,像總投資6.1億元的河南大地飛機維修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河南豐榮飛機維修項目等5個項目相繼落地簽約。而目前洛陽龍峪灣通用航空上街基地項目、中航工業愛飛客通用航空基地項目、國家應急救援基地、水陸兩用飛機生產等一批項目也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何乾坤介紹說。
中國成為全球通航新興市場
對于通用航空,業界的共識就是其產業鏈長,對機械、材料、電子等產業都有直接和間接拉動作用。國際經驗表明,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后給當地帶來的效益,投入產出比可達1∶80,通用航空的就業帶動比是1∶12。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如今通航成為“香餑餑”的原因了。即便是從全球范圍來看,整個通航領域目前正在呈現一種“西方不亮東方亮”的趨勢。數據顯示,全球固定翼通用飛機年交付量從2007年高峰期的4276架急劇下滑到2010年的2020架。
而2010年后,盡管全球通用飛機市場有所復蘇,但增長乏力,到2014年也僅交付了2454架。2015年的情況同樣很不樂觀,去年前三季度,全球固定翼通用飛機與直升機的交付量僅為1558架與685架,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6.5%與5.9%。
在全球通用航空市場急劇萎縮的背景下,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卻保持持續增長。從2004年到2014年,通用飛機的保有量從566架增長到1987架,年復合增長率達13.4%,尤其是2013年到2014年,年增長量超過300架,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
截至去年10月,又增加了300余架。可以說,近三年每年全球有超過10%的新通用飛機被交付到中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通用航空最為重要的新興市場。
通用飛機保有量的增加,也徹底激活了各地發展通航產業的熱情。
2015年3月,民航局提出了全國要建2800個通用機場,實現通用航空縣縣通,這進一步激發了各地通用機場的建設熱情。繼全國多個地區出臺了通用航空產業或機場布局規劃后,2015年又有河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出臺了通航產業或通用機場建設規劃,對通用機場進行了區域性布局安排。
隨著目前各地大批通用機場的興建以及各地航站的輪番登臺,通航熱度持續升溫。對此,行業人士宏晨認為,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務航空需求和個性化需求開始逐步顯露,到2030年大概會達到6000架公務機的市場,同時帶來眾多的高收益就業機會。而加上貨運、農運、運動等類型的,總數將輕松突破1萬架。在這種情況下,河南的地域優勢就能在通航產業中充分顯現了,周邊干線市場甚至深入邊區的小市場,都能以河南的通航機場作為中轉點或者基地進行發航,這對于河南整體的通航建設和人才培養,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諸多問題亟待破解
對于通航產業在國內的方興未艾,宏晨卻理性地認為其原因雖然是由于經濟發展帶來的需求增加,但不得不說的是,中國通航的發展與國外相比,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政策依賴性太強。
“如果沒有政策支持,通航無論是培育還是發展,都很難突破市場瓶頸。”上述人士表示。
首先空域的開放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2010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我國60年未變的空域劃分和低空空域管制正式破冰,并且提出,在未來10年,逐步開放3000米以下高空,為通用航空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正是從那時起,通航產業開始“躁動”。
而如今,萬眾期待的《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低空航圖以及議論好久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都尚未出爐,所以說,通航的發展依然受到制約。
并且在這一產業的管理方面,也涉及空管局、民航局、安監局、農林部門等十多個管理部門,多頭管理現象很嚴重,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爭論也是曠日持久。“雖然很多人在買飛機,在建機場,結果呢?通航運營就沒見到什么實際增長。”業內人士表示。
并且在宏晨看來,在國外,通航產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而國內開始做通航產業的公司,則往往是從運營到培訓各方面都要做。
“成熟的通航企業則會突出各自特點做大做強。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和經濟形勢來看,如果不走細分道路,很多通航企業并不能保證長久運行。”上述人士表示。
具體到鄭州而言,其發展通航產業也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上街機場的管理體制還沒有理順。
據透露,上街機場的所有權歸河南省體育局,管理權、使用權歸河南省航空運動管理中心,由于鄭州市政府與省體育局就機場的使用、運營未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入駐通用航空試驗區的通用航空企業使用機場極為不便,機場功能無法得到提升,經濟效益不能完全發揮。
“當地政府曾經想效仿外省那樣,從省體育局手中租賃機場的長期使用權,但雙方就一年500萬的費用方面并未達成一致。”消息人士透露。
此外,何乾坤告訴記者,建議設立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通用機場建設和通用航空企業運營業務的開展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對于河南通航事業的發展將大有益處。(記者古箏程昭華文圖)
?
?
相關鏈接:
男子為用"丁丁"做簽名跟政府死磕5年 不作死就不會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