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到16日,北京市發改委、交通委、教委等51個市級行政機關、16個區政府的負責人迎來一場為期兩天的“現場考試”,“考官”除了北京市政府有關領導、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首次邀請專家學者、新聞媒體、高等院校、相關企業等社會各界代表,為1年來北京市級行政機關工作開展現場考核打分:政府工作好不好,社會評價很重要。
與一些政府部門“關起門來”述職不同,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王琛介紹,此次北京績效考評的重要創新是引入利益相關方和被服務對象作為評價主體:企業代表、媒體代表等均是首次納入,為了方便“考官”評價,還首次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將對行政機關和區政府的滿意度調查結果提供給“考官”作為評分參考。
據介紹,為推動政府的政策“落地”,考核對象首次加入了16個區政府,且針對各部門不同職能分別設置評價參數,使評價更加科學精準。
作為被考核對象,也明顯感到這場“考試”的不同。北京市西城區區長王少峰表示,以往上級政府的考核,更關注經濟指標,如居民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但這次考評指標設計非常全面,包括經濟、城市發展、文化、社會治理、民生改善、政府自身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針對不同單位和區域的發展階段設置不同階段目標和重點任務,而不是用簡單“一把尺子”衡量。
例如,對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西城區而言,非首都功能疏解、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大氣污染治理等重點任務都體現在18項考核指標中。西城區交出了18項績效指標全部或超額完成的“答卷”。
據介紹,北京市近年來加大力度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精準的行政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從年度績效任務制定、開展日常監管督查到年底實施考評,實現“閉合循環管理”。
王琛介紹,述職打分和平時督查的分數分別占各部門年度績效管理考評總分的50%。考核成績將成為對部門、干部履職評價的重要依據。
王少峰表示,這種考核對政府部門而言有壓力,更有好處。政府1年的工作完成情況如何?有沒有完成人民群眾提出的民生需求?都需要擺出來、亮出來接受社會各界和上級黨委政府的考核監督。通過聽取各部門區域的匯報,對照兄弟單位部門的“答卷”,也能取長補短,改進工作。
作為受邀專家參與評價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磊表示,相比一些地方的述職述廉,北京做法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尤其是政府工作好不好,不能關起門來自說自話,一定要讓被服務對象說話,在這個意義上,北京的探索對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另一位受邀專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旭濤建議,以后可以考慮將考評成績曬到更大范圍,更能倒逼政府機構工作的提升。
北京市政府介紹,績效考核工作還將進一步優化、完善,更好推動各部門履職盡責。
?
?
相關鏈接:
回顧沃爾沃中國公開賽歷史 北京那些年之1996(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