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2.3%;PPI環比上漲0.5%,同比下降4.3%。有關專家表示,隨著實體經濟企穩和通脹水平的回升,未來央行降準降息的概率在下降。
具體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漲幅與上月相同。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從環比看,CPI主要是受鮮活食品和部分服務項目價格回落的影響。一是春節過后鮮活食品價格有所回落,二是春節假日影響逐漸消退,三是務工人員陸續返城,春節期間漲價的部分服務價格有所回落,車輛修理與保養、美發、家政服務價格環比都有所下降。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和之前市場普遍預期CPI將在食品價格推動下繼續上行不同的是,3月份CPI同比增速和上月持平于2.3%。食品價格上漲同比增速雖然加快至7.6%,但漲幅小于預期。
“雖然今年物價會明顯反彈,但出現‘脹’的概率不大:雖然豬肉和糧食價格的反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帶動今年CPI整體出現一定漲幅,但非食品價格鑒于需求疲軟及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將維持平穩。政府出于穩增長目的而實施的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更多的是反映在資產價格而非CPI上。”章俊表示。
此外,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由降轉升,比上月上漲0.5%,是2014年1月份以來的首次上漲。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止跌回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黑色金屬礦采選、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本月分別上漲9.9%、3.6%和0.9%。
章俊告訴記者,最近通脹的溫和反彈有利于降低實際利率,將有效降低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央行降息的壓力。但就降準而言,雖然美聯儲加息預期減弱以及國內經濟企穩導致資本外流壓力下降,但是出于進一步穩增長的需要,年內依然可能會有2次至3次的降準。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