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韓國第20屆國會議員選舉結果揭曉,執政的新國家黨痛失國會第一大黨之位,這不僅讓新國家黨自1999年以來首次在國會陷入被動,更為明年舉行的總統選舉增添變數。
執政黨緣何“栽跟頭”
與以往國會選舉不同,此次參選的在野黨眾多,出現了“一朝多野”的局面,其中新成立的國民之黨是從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中分裂產生。因此,選前不少媒體曾預測,新國家黨可能藉此占優,然而選舉結果讓人頗為意外。
結果顯示,執政黨新國家黨獲得122席,共同民主黨獲得123席,國民之黨獲得38席,正義黨獲得6席,無黨派人士獲得11席。新國家黨選前曾立了拿下180席的目標,但選舉結果甚至與它們最糟糕的預期(145席)相去甚遠。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鳴認為,新國家黨落敗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反映了民眾對樸槿惠政府的不滿。韓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不好,經濟增速放緩,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2%,出口下降、家庭負債創下新高。在此背景下,年輕的選民渴望變革。由于新國家黨關注的是大企業家,認為大企業家能夠振興韓國的經濟; 而在野黨關注的是中小企業主和勞工階層、追求社會公正,因此年輕的選民自然會倒向它們。
此外,在議員初選階段,新國家黨內還爆發了親樸槿惠派與非樸槿惠派的權力斗爭,部分黨員退黨參選,一度引發危機,也使得部分選民對該黨失去信心。
國會再現“朝小野大”
由于在野黨陣營獲得過半議席,因此出現了“朝小野大”的格局,這是國會時隔16年來首次出現這種局面。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最終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因此執政黨獨占鰲頭將變為不可能。這將成為青瓦臺領導風格發生改變以及黨青關系或青瓦臺與國會關系重新確立的契機”。
上海交通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李國峰表示,現在樸槿惠政府所面臨的狀況與1996年的政治狀況十分相似。在1996年的國會選舉中,當時的執政黨——新韓國黨未能獲得過半議席,金大中的國民會議黨和金鐘泌的自由民主聯合黨意外地獲得大量選票,使得金泳三政權在任期的最后一年落得個“跛腳鴨”的境地,事實上也喪失了政局掌控力。因此,對于樸槿惠來說,這次選舉是一場保障內外政策順利實施、不成為“跛腳鴨”的戰斗。
然而如今新國家黨敗了,樸槿惠也將面臨較為被動的局面。劉鳴認為,在樸槿惠剩下的任期內,很多決議案將很難在國會獲得通過,有關人事任命也將會受到阻礙。樸槿惠先前希望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計劃,但在如今的國會格局中,她的改革計劃恐將遭遇阻力。“樸槿惠將面臨選擇,要么跟反對黨妥協,要么就是對抗”,劉鳴說。由于國會沒有席位單獨過半的政黨,若三黨無法相互尋求合作,政府和國會將陷入僵局而停擺。在外交與安保政策方面,目前樸槿惠的政策還是受到了一定的認可,未來不太會發生轉向性變化,但樸槿惠政府的高官們可能經常會被請去國會接受質詢,遭遇到國會議員更多的批評。(成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