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官員19日在布魯塞爾發表聲明稱,支持西方國家的銀行和企業與伊朗發展經貿關系。
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今年1月16日正式執行后,美國和歐盟解除了大部分與伊核問題有關的制裁。然而許多國家的銀行和企業仍充滿疑惑:到底能不能跟伊朗“做生意”?
本次聲明可看成是解除疑惑的“強心針”。但觀察人士指出,如果美國不繼續解除其對伊朗的制裁,西方與伊朗的生意依然難做。
【放手做生意】
伊朗制裁被解除后,其經濟、人口、石油等方面優勢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注意。不過觀察人士指出,美方態度仍是與伊朗進行商業往來的“關鍵指標”。
今年1月伊朗剛剛迎來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執行日”兩天之后,美國政府就宣布制裁與伊朗導彈計劃相關的企業和個人。長久以來,美方還認定伊朗在人權和支持恐怖主義等方面存在問題。
因此,美國仍對伊朗保持大部分制裁,包括美國的銀行不得與伊朗方面有商業往來,伊朗無法使用美國金融系統進行交易等。
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銀行與企業多在謹慎觀望,生怕與伊朗的商業往來“踩線”,招致美國罰款或調查。比如去年,法國巴黎銀行就因違反美對伊制裁,被美國處以89億美元重罰。
而在19日發布的聲明中,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承諾,將隨時準備解答企業的疑惑,支持大家與伊朗“做生意”。
【“極其不負責”】
盡管有了美國等國的保證,來自英國銀行家協會的賈絲廷·沃克認為,與伊朗的生意依然不好做。
路透社19日援引沃克的話說,與伊朗加深聯系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你怎么跟在全球主要結算平臺之外的(國家)做生意”?
此外,沃克還擔心伊朗銀行可能存在不夠透明或其他方面的風險。“不考慮這些問題就一股腦把銀行推向伊朗,這是官員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而伊朗方面,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4月27日指責美國政府表里不一,表面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實際上卻在做另一套。
哈梅內伊說:“美國在紙面上允許外國銀行與伊朗交易,但是實際上在制造‘伊朗恐懼癥’,從而沒有人敢與伊朗進行商業往來。”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如繼續制裁伊朗,從政治角度看是渲染伊朗威脅,客觀上造成伊朗被孤立;而從商業角度看,這樣也不利于生意往來。
【制裁難解除】
伊朗上下曾認為,西方將一勞永逸地解除所有制裁;但真實情況是,美國只解除了很小一部分制裁,歐盟對伊朗制裁的解除也只是循序漸進地落實。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中東研究室主任唐志超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以來,伊朗以及國際社會在解除制裁這個問題上對美國政府施加了很大壓力。
“目前美國對伊朗的政策仍是履行協議、實現從中東的戰略收縮,但是這屆美國政府不可能解除對伊朗的所有制裁,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是重要原因,”他說。
不僅如此,1984年以來美國以人權、支持恐怖主義等方面為由,對伊朗實施了多輪制裁,國會也通過了多個涉伊法案。“這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的這屆政府難以推翻的,”唐志超說。
2016年正逢美國大選,沃克說銀行業正密切關注選舉進展,想看看新一屆政府在對伊政策方面能否有所變化。
不過唐志超認為,美伊關系是個老問題,“制裁恐怕今后也會長期存在”。(鄭昊寧 新華社專特稿)
?
?
相關鏈接:
法媒關注中國海外購房熱:成美國房產最大海外買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