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勾兌甲醇賣給餐館當燃料
涉嫌非法經營,男子被移送檢方
多彩貴州網訊羅甸人劉某精通化學燃料配置,在沒有取得相關許可證明的情況下,自制“環保油”銷往26家餐館用作燃料,營業額達277504.5元。
5月24日,記者從羅甸縣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已受理劉某非法經營一案。
現年42歲的劉某,讀完小學三年級就輟學在家務農,2012年到河南務工期間學習了液體甲醇燃料制作技術。
2013年,他回到羅甸后,通過網上搜索聯系到貴陽一家生產甲醇原料的廠家,并從該廠購買甲醇原料,隨后,他在家中用塑料桶調制“環保油”。
劉某用二氧化錳等物勾兌到甲醇原料中,進行調和后,一噸甲醇原料可轉化為兩噸燃料。調制成功后,劉某走街串巷向各個餐館推銷,聲稱這種甲醇燃料是“環保油”、“生物油”,是目前最新開發的新型燃料,價格便宜、還可以免費為購買者搭建專用燃燒爐灶。
在2014年之后,隨著業務量的增大,劉某租賃了一間民房用作存儲庫房,從外地大量進購甲醇原料進行勾兌,并駕駛電動三輪車、皮卡車裝載塑料大桶,按照各個餐館的需求定期運送。
按照國家對化學藥品的管理規定,甲醇是具有毒害、有助燃性質的易燃液體,屬于危險化學物品。劉某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根據相關規定辦理經營許可證并登記備案,也沒有按照安全標準進行原料調配、存儲、運輸,其經營的燃料均是銷往人員聚集的餐館,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今年1月,劉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并在其住處及租賃倉庫內查獲了剩余的甲醇燃料和生產工具。
?
?
相關鏈接:
中科院報告:我國生物燃料乙醇年產量已超200萬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