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2日新媒體專電 題:津薊高速:臥鋪客車怎么成了“奪命大巴”?
新華社記者付光宇 高博 白涌泉
7月1日晚,在津薊高速寶坻段發生一起客車落水事故,共造成26人遇難、4人受傷。2日凌晨,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排殯葬車輛打著“雙閃”燈疾馳而過,這真實反映出交通事故后果的嚴酷。
大巴車為何再次成了“生命殺手”?針對網民輿論熱點,“中國網事”記者多方采訪,梳理線索為公眾展現事故全景圖。
爆胎:臥鋪客車成“奪命大巴”
1日晚,一輛從河北邢臺開往遼寧沈陽的長途臥鋪客車,途經津薊高速寶坻區爾王莊鎮小高莊段發生事故,車輛撞壞高速隔離護欄,墜入高速公路橋下的閆東渠內(水面距離橋面約5米,渠寬20米,水深約3米)。
據沈陽團結北站長途汽車客運站方面介紹,這趟由河北邢臺發往沈陽的長途客車本應7月2日上午10時左右到達客運站,第二天下午1點再從沈陽返回邢臺。
事故發生后,天津市應急辦、公安、安監、宣傳、衛生、交通、水務、民政及寶坻區政府等相關部門在當夜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2日凌晨,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事故汽車已被打撈出水,遇難者遺體也已找到。截至凌晨4時許,事故現場處置工作告一段落。
記者隨后從天津市應急部門得到確認,此次事故共造成26人遇難,4人受傷。4名生還者包括售票員、副駕駛及兩名乘客。據生還者稱,車內共計30人。“如果車輛再往前沖一點,沖到岸堤上,可能就不會造成這么大傷亡了。”事故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記者從天津有關方面了解到,據初步調查判斷,事故系車輛爆胎失控所致。受傷的乘客目前正在醫院進行救治,無生命危險。
邢運集團:沒超載,沒超期服役
2日凌晨,記者從事故現場打撈上來的客車車身上看到,車輛牌照為“冀EA5566”,事故車輛標注的核載人數為38人,標有“邢運集團”字樣。
針對網友關注的車輛是否存在超載、超期服役等情況,記者采訪了事故車輛的管理單位邢臺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事故車輛7月1日13時左右從邢臺中心汽車站發車。車輛核定載客人數為38人,事故發生時實載30人,不存在超載情況。
此外,事故車輛行業管理部門行政許可經營期限為2011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3日。事故車輛初次登記時間為2011年3月1日,也不存在超期服役情況。
據介紹,車上有司乘人員4名,其中包含正副駕駛員兩名、售票員兩名。公司實行公車承包經營,對駕駛員實行聘用制,車輛產權為公司,班線由駕駛員所承包,管理歸公司統一管理。
“實名不實”:為后續工作帶來困難
記者注意到,事故車輛7月1日13時左右從邢臺中心汽車站發車時并沒有乘客,這30名乘客均為途中上車,而途中上車乘客信息由司乘人員掌握。這也就是說,雖然在邢臺中心汽車站實行的是實名購票制,但途中上車的乘客信息就很難做到與車站實時同步。
記者從事故車輛終點站沈陽團結北站長途汽車客運站采訪證實,因該車為非實名制售票,目前遇難者身份很難查證,為后續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目前尚無乘客家屬前往客運站詢問情況。
該客運站負責人林久剛介紹,出事故的客車是目前唯一一輛往返于邢臺至沈陽的客車。由于這趟線路客流量很少,發車時間也不固定,通常是攢夠了人數才發車,少則數天,多則一個禮拜。
綜合施治:掃除交通安全隱患
近年來,長途客車交通事故層出不窮。2015年3月2日,一輛從新鄉市開往林州市的大巴車在兩市交界處發生交通事故,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傷;同年4月4日,一輛客運車在畢節市納雍縣開往織金縣途中,違規駛入通村便道,造成21人死亡,3人受傷的重大傷亡事故;一天之后,一輛載有16名乘客的江西牌照的大客車在臺金高速麗水縉云段墜下15米高懸崖,造成3名乘客死亡13人受傷……
記者采訪了解到,長途客車發車前的檢修漏洞,司機的長期疲勞駕駛等因素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定時炸彈”,而非實名制的購票等管理漏洞更是造成諸多交通事故的根源。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日要求,各地要迅速組織開展客運車輛安全隱患專項整治,逐車逐線進行排查治理,強化對客運車輛駕駛人的教育培訓,建立健全車輛定期維修和檢測制度,嚴查客運車輛超速、超員、非法營運和疲勞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