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一街一坊總關情 從容顏之變看杭州“客廳”民本情懷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7-15 20:03

    整治后的思鑫坊徐宅1號院落。上城區供圖 攝

    整治前的思鑫坊徐宅1號院落。上城區供圖 攝

      西貼煙柳畫橋、處處勝景的西湖;南有沉淀歷史厚重的南宋皇城;坐擁杭州最為繁華的湖濱商圈;雖是浙江省面積最小的城區,但單位GDP卻是全省最高……這便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一片融匯古今,又綻放芳華之地。

      作為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杭州的商貿、金融、信息、旅游和文化中心,上城素有杭州“客廳”和“窗口”之稱。歷來,這片土地以繁華示眾,以美景醉人。而外人少有了解的是,這里同樣是一片執著于“民生”,將“民本”作為核心發展理念的“美麗”城區。

      “民本”,彰顯于這里的一街一坊。

      去年底,以G20峰會即將在杭州舉行為契機,上城區啟動82項整治項目,致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質。“違章必須拆除,群租房必須清零,無證餐飲必須整治,燃氣必須到戶,拼廚接衛必須全覆蓋,環境必須提升”,上城區區委書記繆承潮提出的“六個必須”的民生改善標準,如今已成為上城區服務保障G20峰會的標準。如是,換來了始版橋、思鑫坊、饅頭山等“城市污點”的容顏之變,“臟亂差”換作新風景,舊民居再現新活力。

      “民本”,蘊藏于上城的一語一行。

      “讓老百姓生活品質不斷改善,本身就是政府責任,我們也舍得花更多精力和成本。”繆承潮的話,雖然簡潔,卻飽含深情。

      始版橋直街之變:從“牛皮癬”到“綠色陽臺”

      上城區清泰南苑居民沈麗(化名),如今每周都會到小區西面、原始版橋直街所在的工地看看。“現在始版橋有了小公園,聽說接下來還要沿河做大量綠化,以后是休閑散步的好地方。”沈阿姨說。

      她告訴記者,這幾個月她來這里的次數,比過去十來年來的總數還要多。提起以前這里的始版橋直街,沈阿姨又皺眉又搖頭:“以前我們都不過來這邊的,典型的臟亂差,而且這么多年破舊房子從街邊上一直延伸到了貼沙河邊。”

      沈阿姨口中的始版橋直街,據傳與北宋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有著密切聯系。不少“老杭州”說,北宋畢昇在這里始創活字排版印刷術后,為方便望江門外的行人過河,專門出資重修古橋,名曰“始版橋”。雖然如今已有名無橋,但貼沙河邊一條寬僅4米、長約1.4公里的狹長小路,卻留下了“始版橋直街”的名字。

      此前,雖然地處杭州市區中心地段,但始版橋直街扮演的“角色”與傳說中其頗具人文意義的氣質并不相符。

      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黨工委書記朱黎明介紹,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兼之撤村建居、規劃調整等原因,近五十年來,始版橋直街周邊匯聚了大量原望江村、近江村農民房,已成為典型的城中村。

      “此前這里基礎設施薄弱、違章搭建多、外來人口混雜,環境臟、亂、差,治安、環境、安全問題突出:生活垃圾、污水影響貼沙河水質,每年至少發生兩起火災事故,也時常發生刑事案件,可以說已經是貼沙河畔最大一處城市‘牛皮癬’。”朱黎明說,對生活在這里的數千名居民和周邊市民而言,改變始版橋直街的生活壞境成為了迫切需求。

      去年底,上城區望江街道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及G20峰會為契機,啟動始版橋直街拆遷整治工作。3000平方米面積的始版橋公園,和87.6畝的沿河綠化帶,成為新規劃的內容。

      在朱黎明看來,始版橋直街的整治是為了民生,而起步階段的征收工作,更要保障民生。

      在征收工作伊始,朱黎明帶領整個現場動遷指揮部的100余名干部,擔起了“走家入戶”的責任。他們尊重征遷居民要求,在其方便的時間、地點入戶宣講政策。為確保陽光搬遷、公平賠補,他們將搬遷補償方案、計算方式、補償流程、補償案例在搬遷范圍內進行全過程公示,并通過補償過程公開、透明,接受所有老百姓的監督。而工作人員無周末、無晝夜的忙碌,及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態度,也換來了征收住戶的認可。

      “多虧G20這個好時機,這條街才終于盼來了拆遷的機會,等了大半輩子也終于可以改善改善生活了!”有著二三十年黨齡的項建國(化名)說,這次他也是第一批帶頭騰空簽約的居民。

      “這次的政策其實蠻好的,政府讓我們都了解的很清楚,喏!不僅隨時上門解答,現在有哪些流程,怎么補償,打包價怎么算,都公示出來了,這樣的征遷我們老百姓放心!”他指著釘在墻上的公示板樂呵呵地說。

      記者從望江街道了解到,在“以民為本”理念的貫徹下,始版橋直街一個月便征收住戶204戶,目前征收已經基本清零,相關改造建設正全面提速。

      “對于百姓工作,沒有‘情’是做不好的。干部就要以民生為本的理念,徹底改變這里的面貌。給老百姓提升居住質量,提高城市生活品位。”朱黎明說。

      如今再看貼沙河畔始版橋區塊的變化,證明著朱黎明的話并非一句空談。

      在項建國等數百戶征遷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及品質生活保障的基礎上,6月,3000平方米大的始版橋公園已經成型,花紅柳綠中,每天許多像沈麗一樣,原本對始版橋直街避而遠之的周邊居民,都把這里作為了休憩和娛樂場所。而最讓附近居民期待的是,沿著貼沙河改造的步道旁,將種上667棵櫻花樹,明年春天,居民們就能在家門口欣賞到櫻花美景。

      百年思鑫坊:“風水寶地”再現風華

      “welcome to Hangzhou;nice to meet you!”剛進上城區湖濱街道的思鑫坊,記者就被這頗為標準的英語朗讀聲給吸引了。十幾位可愛的大叔大媽正將一本本自編教材捧在手上,對照著中文字讀著英文音。老人們說:“現在周邊環境整治的這么好,過日子勁頭更足了,我們也準備迎接G20呢!”

      老人們的感受,正是百年街區思鑫坊的如今正在發生的變化。

      這處始建于1913年的石庫門建筑群靠近西湖,曾是名副其實的臥虎藏龍之處。這里的“老鄰居”中,有東北軍抗日名將何柱國,有民國著名書畫家、北洋政府司法次長余紹宋,有胡雪巖的侄子、浙江興業銀行董事胡藻青,有在韓國被譽為“國父”的金九等。杭州也有“百年思鑫坊,半部杭州民國史”的說法。

      作為杭州城里最好的石庫門里弄建筑群和近代建筑文化的精彩符號,以及老杭州人印象中臨近西湖,緊挨龍翔橋的“風水寶地”,思鑫坊卻在上世紀80年代后一度出現衰敗沒落的跡象。

      據湖濱街道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地處湖濱板塊,這里此前吸引了大量生意人和外地人進住,臨街的石庫門被拆除、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房屋日漸破舊、業態布局雜亂,而最多時三十多家無證小吃店的營業,更是使該地一度油煙味十足、空氣質量“糟糕透頂”,甚至鼠患嚴重。

      80歲的崔文清老人對這一切仍然記憶猶新。她回憶說:“我在這里住了40多年,最早這里家家戶戶沒有廁所,鄰居街坊誰不是拎著木頭馬桶每天去公共廁所倒。再后來,由于餐飲、服裝小店云集,這里衛生環境差不說,到底都是亂拉的電線,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此前,崔文清曾花費60多萬精裝修了自家的房子,但是一出門就是另一番天地,老人心里總是不怎么高興。

      去年起,上城區思鑫坊啟動提升改造工程。關停無證餐飲、拆除違法建筑,并對危房進行排危修繕。目前,思鑫坊外立面的提升改造已經基本完成,居民房內部的拼廚接衛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此外上城區還對對思鑫坊進行了亮燈改造,在其建筑和道路上使用LED線型洗墻燈、LED雙向壁燈、壁燈、庭院燈進行亮化,讓夜晚的思鑫坊重新釋放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百年思鑫坊的改造過程中,上城區并不局限于對違建的拆除和對環境的整治,而是深挖歷史細節,按照建筑、名人、生活、物件等,通過時代的脈絡線索,力圖展示出百年思鑫坊的全貌。具體在建筑整治過程中,保存思鑫坊原有的“一巷一弄”格局,重點建筑采用傳統木格扇門窗、部分采用原物整修保留使用,部分復制補配、以一磚一瓦打造出歷史與現實交匯獨特韻味的樣板。

      如今再次走進寫有“思鑫坊”字樣的門洞,過去無證餐飲的大煙囪一根都看不到了;粗樸的條石鋪出的小路干干凈凈。民屋窗臺上,鮮花綻放;告別油污的墻面上,露出了歲月本來的痕跡……

      說到現在,作為老住戶的崔文清哈哈哈就笑開了。“我現在真是特別幸福,身邊的環境變化天翻地覆”。而閑暇時候,出門和街坊鄰居聊聊天談談變化,或者步行七八分鐘到西湖邊看看書報,成為了這位杭州老人越來越喜歡的樂事。

      對于思鑫坊的風華重現,杭州市上城區區委書記繆承潮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我們沒有搞大拆大建,就是恢復老杭州建筑的風貌——白墻黑瓦,給居民配置生活設施,讓百姓住得舒服舒暢。”

      他介紹:“我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在迎接G20改造提升環境的同時,一定結合民生改善,絕不做表面文章。不僅僅將道路、立面等改造施工好,一定將百姓反應的生活不方便的問題解決好。”

      蝶變的“饅頭山”:“皇城根下”人告別煤爐馬桶

      如今,說起杭州上城區民生改善最為明顯的地方,除了始版橋直街與思鑫坊等,位于杭州鳳凰山腳下的饅頭山社區也會被不少人所提起。

      因為毗鄰南宋皇城遺址,充滿老杭州味道的南星街道饅頭山社區曾被形容為“皇城根下”。然而也正是因地處核心保護區塊,多為上世紀50、60年代老民居組成的社區,一直沒有實施大面積改造,這使得道路狹窄、違建嚴重、危舊房遍布成為此前饅頭山社區的真實寫照。

      而更令人難以想到的是,就在去年,住在這些危舊房里的許多居民,還過著每天生煤爐、倒馬桶的生活。家住該社區鳳凰新村10幢的宣文英,便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了大半輩子。

      她說:“我們的房子是60年代用煤渣磚建的,沒有打過地基。十多年前,房子墻面就開始出現裂縫,地基也下沉。之前房子最大的裂縫能塞進拳頭,住在里面心里都慌。”

      “現在好了,有專門的廚房,廁所還有抽水馬桶。以前進門就是自己搭的爐灶,用煤爐燒燒飯,早上起來大家第一件事就是出門倒馬桶。”宣文英說道。

      去年底,上城區對這一有著6000多居民的社區啟動綜合整治工程,拆除違建、改造危房、綜合整治道路、地下管線及基礎設施整改提升同步推開。而半年多再看這里,居民們生活的家園已是舊貌換新顏:道路兩側,不再是布滿違章建筑,路面隨之拓寬;老舊民房,經過粉刷變成了白墻黛瓦的中式民居;新民居內,居民用上了抽水馬桶,在家里洗上了熱水澡……

      據了解,目前饅頭山立面整治、道路提升已基本完成,民生改善項目正在持續全面推進。按照規劃,未來的饅頭山,既有便民的農貿市場,又有占地1.4萬平方米的饅頭山公園,以及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鄰里服務中心。而在產業發展方面,在原有的文創園基礎上,饅頭山還將陸續引進餐飲、民宿、文創等業態。

      蝶變的是饅頭山,贏得的卻是民心。今年端午節期間,上城區南星街道許多居民,就帶著各種原材料專程來到饅頭山整治工程現場,邀請正在緊張施工的建設者們一起包裹粽子,并贈送了端午節禮物。這樣的歡樂祥和,成為了饅頭山民生改善的最好詮釋。

      對于上城區而言,一街一坊一社區的變化,還只是這里日新月異發展的一個角落,但不論這一角落多小,卻同樣反映著上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正如繆承潮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所說:“發展產業、改造城市,都是從老百姓的民生問題出發,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讓老百姓生活品質不斷改善,本身就是政府責任,我們也舍得花更多精力和成本”。(完)

    ?

    ?

    相關鏈接:

    杭州男子道聽途說炒出“大新聞” 結果攤上事了
    杭州多所公辦小學生源爆棚 學校擴班無法滿足需求
    杭州西湖“荷花怒放” 游人斷橋賞荷
    網傳杭州派發“注音”英語小冊子:歪看土木杭州

    ?

    相關鏈接:
    網傳杭州派發“注音”英語小冊子:歪看土木杭州
    杭州西湖“荷花怒放” 游人斷橋賞荷
    杭州多所公辦小學生源爆棚 學校擴班無法滿足需求
    杭州男子道聽途說炒出“大新聞” 結果攤上事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逸飛]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