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畢節一名考生高考志愿“被填報”事件,引發輿論關注。考生的志愿是如何“被填報”的?招生院校有無違規行為?招生環節中出了哪些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志愿是如何“被填報”的?
這名高考志愿“被填報”的畢節考生,名叫楊維嘉,是一名舞蹈藝術特長生,今年高考成績是316分(文科)。高考成績“出爐”當天,自稱幫助學校做招生工作的學生張珊珊聯系了她,并推薦了湖南都市職業學院,還向她索要準考證號和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密碼。
楊維嘉說:“她告訴我,如果我給了她密碼,學校會先進行審核,如果通過審核,會方便我第一時間被錄取,還許諾我可以得到第一年3000元的助學金,還能和學校簽訂協議,在畢業的時候給我安排工作。”
楊維嘉說:“當時就是覺得反正成績也不理想,姑且就把這個學校當作是一條‘后路’。第二天早上,就把準考證號和密碼給了她。”
“但我多次囑咐她,千萬不要登錄我的志愿填報系統,不要影響我填報其他志愿,她當時同意了。”楊維嘉說,“可幾天后,填報系統啟動的當天凌晨,我的高考志愿還是被填報了湖南都市職業學院,而且其他志愿也都被選擇了放棄。”
楊維嘉向記者提供了幾條落款為湖南都市職業學院的短信。短信上寫道:“2016年我校的錄取分數線文科估計387分”“低于這個分數線學校會第一時間幫你填報,以確保錄取。”
記者聯系到湖南都市職業學院的董事長吳芳和學生張珊珊。吳芳告訴記者,每年學校都會選派一些在校生幫助學校招生,此次替楊維嘉填報志愿的張珊珊正是學校的大一學生。
個人“誤解”還是校方違規?
張珊珊告訴記者,招生期間,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幫招生老師挨個打考生電話,介紹學校和專業情況。
張珊珊稱,給楊維嘉填報志愿是“誤解了楊維嘉的意思”。她說:“當時多次交流后,楊維嘉表示過自己有填報本校的意向,成績出來之后,楊維嘉就立即告訴了我她的分數,并且就把帶有密碼的準考證拍下來用QQ發給了我。”
“我是湖南的考生,不知道貴州的志愿填報是填后上交就不能改的,當時我以為她是要我幫她填志愿,而且填完之后能修改,沒多想就幫她填了。我在她的第一志愿上填了我們學校,別的都是空白。”張珊珊說,填完之后她和楊維嘉聯系,才意識到自己誤解了楊維嘉的意思,闖了禍,一直非常自責。
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填報志愿絕對不屬于學校主觀上的故意“偷填”,但也暴露出學校在當地的招生負責人有工作上的疏漏、招生人員對于當地招生政策有誤解等問題,學校將會查漏補缺,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理。
吳芳說:“按照貴州省招生考試院的錄取流程,第一輪志愿投檔后,如果這位考生上了我們學校的分數線又不愿意來就讀,我們可以根據考生意愿不予錄取,進行退檔。然后考生可以等到8月的兩次征集志愿的機會,再報考其他學校。”
湖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初步核實,“這是一起影響很壞的招生違規行為,一定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一是責成學校向考生及家長公開道歉;二是積極與貴州省教育廳協調,妥善處理此事,在政策范圍內盡可能地維護考生權益;三是成立專題小組,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作出嚴肅處理。”
誰該為“被填報”的志愿負責?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這類事件已多有發生,每次都會引起網友關于高考招考環節的熱議。對于此次事件,不少網友認為,這名考生實在是不小心,缺少防范意識,無論如何也不能輕易將密碼給陌生人。也有網友表示,這所學校應該嚴肅對待招生環節,消除一切漏洞。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輝認為,這一事件暴露了個別高校在高考招生環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值得社會、考生、學校、監管部門等各方反思,吸取教訓,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儲朝輝表示,任何學校也不能誘導、操縱考生填報志愿,替考生填志愿更是違規行為,相關部門應該徹底查清此事,并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履行好相應的監管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表示,高考招生環節應該嚴格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無論如何招生院校都不能代替考生填寫志愿;高考事關每位考生的切身利益,招生院校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違法違規。
“很多考生對于報考志愿的程序還不是很清晰,對有關規范認識得不夠,在招生錄取環節中,考生一定要提高警惕,絕對不能向任何學校提供準考證號和密碼,也不能輕易相信學校的任何承諾。”儲朝輝說。
李立國說:“高考考生還未邁向社會,社會經驗不足,這起事件也提示家長和高中老師,平時應多提醒考生,提高警惕性。”
他強調說,“高校的在校學生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實際的招生錄取工作還是應該由專門負責招生的老師來做。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一事件中學校負有一定的責任。”(采寫記者:鄒明仲、謝櫻、駱飛、王陽)
?
?
相關鏈接:
海南高考本科一批已錄取4463人 預計18日起征集志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