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小晨(化名)手機里裝了最新流行的Pokémon Go,兩天以后,這款游戲就讓他和朋友廢寢忘食。
小晨在北京的朋友們也迷這款游戲。雖然中國區還未開放,但是他們紛紛試圖用虛擬VPN、國外賬號等網上熱傳的“破解”方法下載這款游戲。更多人在網絡上表達了希望這款游戲盡快放開中國區的愿望。
對于中國的Pokémon Go愛好者來說,多等待一段時間也許是無奈又包含期待的必經之路。之前,《皇室沖突》《COC部落沖突》已是如此。然而,最近,一項新規讓不少中國玩家的等待變成了憂慮,以至于感慨永遠只能“玩別人玩剩下的”。
這個名為《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已于7月1日開始實行,并迅疾被貼上“史上最嚴游戲新規”的標簽。它到底會給移動游戲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審批時間變長 不再“零門檻”
《通知》顯示,從7月1日起,未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的移動游戲,不得上網出版運營,對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的升級作品及新資料片視為新作品,需重新審批。
《通知》要求,游戲出版服務單位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等要求,參照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制定的《移動游戲內容規范》,審核申請出版的移動游戲內容。
根據《通知》制定的時間表,游戲出版服務單位必須在上網出版公測運營至少20個工作日前,將材料報送屬地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后者應在5個工作日內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具意見或將材料退回申請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收到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材料1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3個工作日內,游戲出版單位將接到批復意見。按照規定,整個過程最多不超過38個工作日。即一般來說,整個審批時長大約兩個月。
格斗手游《影之刃》等游戲的研發團隊靈游坊副總裁陳陽明表示,對于一些游戲公司來說,時間成本確實很重要。比如時下正是暑期檔,一些針對學生群體的游戲會希望能趕在這個時間上檔。由于有了審批程序,所以能否按時上檔、甚至能否上檔產生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陳陽明同時指出,作為一個在業界十幾年的從業者,從頁游、端游時代,他們就經歷了同樣的審批程序,這個程序對熟悉這個行業的公司來說并不陌生,只不過一些新入行的公司或游戲愛好者乍一看這個規定覺得有些繁瑣罷了。
業界的另一個擔憂是,新規是否會把一大批有創意的小公司和獨立游戲開發者拒之門外。
在《通知》規定游戲出版服務單位提交的《出版國產移動游戲作品申請表》中,在“游戲主要運營機構基本情況”一欄中,游戲出版服務單位必須填寫法定代表人、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所注公司類型以及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
而根據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管理辦法,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應為100萬元人民幣;在全國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經營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規定對所謂“影響創新”的影響有限。
陳陽明說,類似越南游戲Flappy Bird那樣一個人制造出一個現象級的游戲的情況極少見,國內目前的獨立游戲制作人數量也非常有限。大部分創新還是依賴中小型創業公司拼創意,而類似網易、騰訊等更著重于打造平臺優勢,做的是重度商業化的事。
鯉魚家族CEO張磊認同這一觀點,他說,國外很多優秀的游戲基本上都是跨年大作,而國內玩家熟知的游戲多數都是海外開發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游戲公司管理人員認為,現在的市場環境要求手游創業者不能僅僅做好游戲就夠了。早在幾年前,大型發行商就開始提高行業門檻,從渠道、發行、運營、資本等方面設置壁壘。這些都是手游創業者必須考慮的。
新規監管 是束縛還是保護
有兩對矛盾,似乎是移動游戲誕生之初便孕育在基因里,這些年來,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隨著游戲水平的不斷發展而越發明顯。
一是既要保護游戲開發者的創意,又要打擊山寨、侵權行為。
一是審批資質門檻設定既要足夠低,以便于更多游戲設計師能進入行業,又要有一定高度,以達到一定的去粗取精的目的。
在發布會回應媒體時,總局表示,近年來,伴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我國移動游戲市場取得快速發展。在市場空前繁榮的同時,部分游戲作品粗制濫造、質量低劣,侵害消費者權益,還有些游戲作品侵權盜版,侵害創新企業利益。這些問題作品也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行業整體利益,嚴重者更敗壞了我國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創新的國家形象。
游戲研發人員阿坤(化名)來自業內一家“巨頭”公司,他說,公司對于新規抱著歡迎的態度。
阿坤說,以前手游的上架不規范,現在把原來對于其他游戲的規范加到了手機移動游戲上,一些人不滿意,這部分人應該主要來自習慣快速抄襲、模仿的公司。
“以前他們看到一個好的,就趕緊抄抄,因為不需要審核就扔上市場了。現在他們看到之后就算做得再快也有幾個月的審核期,他們會覺得幾個月后,人家都把錢撈走了,抄襲了也沒什么用。”
他還打了個比喻:好比你看我賣水果賺錢,你也要賣水果。以前你只要有水果就行了,現在你要辦營業執照。你就不歡迎了,說為什么要辦營業執照?
然而,有關部門的審批能力是否能達到市場要求,是業界擔心的焦點。
陳陽明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總局的審批十分細致,要把游戲所有的人物、所有的結局“打通關”,同時檢驗有無違規現象。
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伽馬數據(CNG中新游戲研究)、國際數據公司(IDC)共同發布的《2015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出版游戲750款,其中移動游戲占49.7%,即約為372款。而北上廣地區累積數量占總數的76.4%。
進入2016年,應該是IP手游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由DataEye發布的《2016Q1中國移動游戲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上線的新游約3100款,數量環比下降13.9%, IP手游占比18.5%,正版IP手游環比增長2%。
對此,張磊認為,審批和市場永遠是脫節的,研發團隊和發行團隊應把這類因素做前置審批策略,正如以前的端游和頁游一樣。
有業內人士表示,手游行業已經進入行業紅海,經過前期的“野蠻生長”,行業增速會放緩。
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16》認為,目前移動游戲呈現寡頭化趨勢。在研發企業中,騰訊游戲與網易游戲的市場份額相加超過50%。
張磊表示,任何行業一旦從藍海過渡到紅海,必然出現的情況就是類似壟斷的現象。
創業者必須學會適應新環境
新規給不少創業者帶來的第一感受就是——嚴格。游戲中是否不允許用除了漢語之外的語言,最近成為熱議的話題。
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互聯網游戲作品和電子游戲出版物申報材料的通知》,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
在新浪微博一條被多次轉發的微博中,一位網友曝光了疑似游戲審批意見顯示,有關部門將其游戲駁回的理由是文字使用不規范,具體為“該游戲戰斗界面及幫助界面中使用了SP、HP、RingOut等非裝飾性英文。建議游戲公司依據國家文字出版的相關規定修改為簡體中文字體”。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向多家游戲公司確認了英文影響游戲審批這一說法。其中一家公司證實,他們提交的游戲中因為存在“BANG”這個音效詞,被要求修改。
同時,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審批游戲現在設置了門檻,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催生中介環節,即大型游戲公司代理個人開發的游戲。
在7月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中,總局表示明確反對針對“代辦版號”的中介行為。他們介紹,目前在游戲企業內俗稱的“版號”,其實質是指游戲作品在通過出版審批后獲得的出版物號,也是一部游戲作品合法出版后的“身份證號”。移動游戲作品必須是由具有游戲出版范圍的網絡出版服務單位向總局申報審批,獲得批準后方可出版。總局既不允許其他不具備資質的單位申報游戲作品出版審批,也從未授權或指定任何組織或個人開展所謂“代辦版號”的中介服務。
多名業內人士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證實,從頁游、端游時期,代理申請的中介就已經存在。
張磊認為,現在市場上的審批代理可以理解為提供代理服務,一般來說收費不是很高,對于手游的成本來說更是九牛一毛。他判斷,這種游戲代理會生存下去,但價格會趨向合理,就像以前企業申請軟件著作權一樣被接受。
張磊表示,手游是一種很特殊的產品,玩法、創新、操作、內容、IP(intellectual property)等很多要素都在決定一個產品的好壞,但時間和成本從來不是決定因素。所以,社會上集中批判審批提高了時間成本等是錯誤的。
他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大背景國家,想要生存,首先要理解游戲規則,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做好自己很重要。創新在于創業者思想的活動,從不在于外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