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陳新壯說:“為了湊學費,媽媽不顧身體堅持務農,很心疼媽媽,假期不學習就幫忙做農活,為家里減輕負擔。”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荔枝苗滯銷學費難湊 海口貧困農家學子盼圓大學夢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7-30 12:36

    學習的書桌。?

      視頻:海口一位務農父親的啜泣:“荔枝苗賣不掉 學費怎么辦!”

      海口網7月30日消息(見習記者李珊珊 攝影報道)高考結束已有一個多月,考生們陸續收到了心儀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就在很多學生舉辦聚會慶祝時,貧困農家學子陳新壯卻面對著可能要放棄上大學的艱難處境,因為父親的荔枝苗賣不出去,母親長年帶病務農,家里拮據的經濟狀況無法再供三個孩子讀書了。

      三年苦讀只為報答父母

      “能上大學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但一想到家里的經濟狀況……”19歲的陳新壯陷入了沉默,7月29日上午,海口網記者來到陳新壯家中,見到了正在喂養家禽的陳新壯。他出生在海口秀英區永興鎮美東村委會美孝村,今年以688分的成績,被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錄取。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提起學費,陳新壯幾次哽咽。陳新壯說:“為了湊學費,媽媽不顧身體堅持務農,很心疼媽媽,假期不學習就幫忙做農活,為家里減輕負擔。”

    喂養家禽的陳新壯。

      陳新壯高中都住在學校,周末才回家。“努力三年,一刻也不敢松懈,就是為了爭口氣,考上大學報答父母,沒想到能被這么好的大學錄取,拿到通知書的瞬間,既高興又憂愁,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去上大學。”陳新壯看著滿臉憂愁的母親有些愧疚。

      據陳新壯介紹,家中有五口人,姐姐今年大二,在湖南懷化學院讀書,每年暑假回家都會去觀瀾湖球會打雜工,今年為了給他湊學費留在湖南兼職;妹妹在海南華僑中學讀高二,明年也面臨高考。母親王秀利大病一場后,年近60的父親靠賣荔枝苗支撐家里的經濟,母親每年的醫檢費以及三個子女的學雜費,入不敷出的收入顯然難以湊出陳新壯的大學學費。

    一家人睡在一間瓦屋。

      一家五口擠在一間瓦屋

      “就是這一間,我們家五個人睡在一起。”順著陳新壯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在光線昏暗的瓦房里,一張舊床掛著寥寥幾件衣服,那是全家人的衣物了。另一張簡易的床上堆滿了破舊的被褥,地上鋪著兩張草席。房頂的瓦片有些破損,為防止漏水掉灰,他們撐起防水布暫時對付著。平時姐姐和妹妹回家,陳新壯就會睡在草席上,把床讓給她們。

      在房間里一堆書尤為顯眼,陳新壯介紹那是他和姐姐妹妹的書,這些書是他們從小到大積攢的,爸爸從來不允許弄丟一本。陳開祥憨笑著說:“這些書我一本都不舍得賣,知識很寶貴,我們沒讀過書也知道。”

    堆了滿墻的書也不舍得丟。

      離這間瓦房五米遠,有間更小的瓦屋,那是他們家的廚房。陳新壯說:“平時我們就在這里燒柴做飯,吃的菜都是自己種的,有時候會買點肉吃。”記者看到除了灶臺、水缸就只有一張桌子,桌上有些舊水瓶,陳新壯說那是他們裝涼開水的,出去帶著就不用買水喝了。

      陳新壯的父親陳開祥說:“自從愛人得了癌癥,家里積蓄已經所剩無幾,每年醫檢費用要五千,加上三個孩子上學一年就要四五萬,實在是承受不了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他們能夠完成學業。”

    一臉愁容的母親。

      賣不出荔枝苗難湊學費

      在記者與陳新壯談話間,母親王秀利幾次泣不成聲,想到兒子辛苦考上大學,卻湊不出學費而倍感傷心。陳開祥告訴記者:“以前還過得勉強,沒想到妻子患了癌癥,醫藥費成了固定支出,只有我自己能干活,現在供小孩讀書成了最大的困難。”

      然而禍不單行,早年前賣荔枝苗還能作為家里的部分收入,這幾年賣的人多競爭大,加上今年生意慘淡積著賣不出去,學費錢更是湊不上了。陳開祥哽咽著說:“以前一株荔枝苗還能賣35元至45元,今年20元一株也賣不出去,積攢了兩三百株,荔枝苗賣不出去小孩的學費怎么辦啊!”全家僅有的兩畝地上,顯得有些荒蕪,零星的黃皮果樹產果也不多。

      陳開祥告訴我們,無論如何也想湊錢讓孩子上學。陳新壯常常跟父親說:“爸爸你別怕,我一定會努力的,現在都是你在支撐著這個家,我好好學習,以后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貧困學子亟需社會幫助

      據了解,陳新壯每年的學雜費加起來是6200元。陳新壯說,在大學會勤工儉學,爭取學校的獎學金,為父母減輕負擔。

      陳新壯告訴記者,他特別希望能夠圓大學夢,因為這是他自己的夢想,也是父母和村里人的期望。陳新壯說:“如果可以的話,懇請社會各界能幫助我,解我求學的燃眉之急。我一定會發憤圖強,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畢業后努力找到好的工作,改善家庭的生活狀況,回報社會。”

      愛心是一片冬日的暖陽,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受到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灑人間。若您有意捐助,可撥打海口網愛心助學熱線0898-66822333,與我們取得聯系。

      捐款方式:

      一、您將捐款轉入海口網公益助學銀行賬號或支付寶賬戶,我們統一收集并交給您指定的貧困生。您也可撥打海口網熱線電話與我們取得聯系,由我們牽線,您與貧困生見面并當場資助。

      銀行戶名:海口報業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銀行賬號:39260188000044907

      開戶銀行:光大銀行海口南沙支行

      支付寶賬號:2083346239@qq.com

      賬號名稱:海口報業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海口網向社會各界鄭重承諾,所收到的捐款將悉數用于對貧困大學新生的資助。每筆匯入“愛心助學賬戶”的捐款和支出的救助款項,都將一一在海口網上公布,敬請社會監督。

      二、您直接將捐款轉入陳新壯的中國農業銀行卡中。卡號:6228480156047867866??

    ?

    ?

    相關鏈接:

    海口網網絡公益助學活動再度啟航 助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大愛同行”2016助學網絡公益活動啟動 社會各界反響強烈

    海口孝順女孩努力學習改變生活 想帶媽媽去看大學校園

    海口863分高考學子家庭貧困入學難 盼好心人相助"圓夢"

    ?

    ?

    ?

    ?

    相關鏈接:
    海口網網絡公益助學活動再度啟航 助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大愛同行”2016助學網絡公益活動啟動 社會各界反響強烈
    [來源:海口網] [作者:李珊珊] [編輯:張詩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