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英國首相布朗在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講話。當天,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落下帷幕。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新華網倫敦4月2日電(國際觀察)倫敦峰會成果不菲(詳版)
新華社記者尚軍 陳文仙 劉秀榮
在推出1.1萬億美元經濟拯救計劃,列出一長串金融改革項目清單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2日結束了在倫敦為期一天的會晤。從會晤成果來看可謂收獲頗豐。
巨資力挺全球經濟
此次峰會最吸引人眼球的成果莫過于總額1.1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拯救行動。
其中,5000億美元將用來充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彈藥庫”,將其資金規模擴大至現在的3倍,增加到7500億美元,以更好地幫助陷入困境的國家。
迄今,冰島、匈牙利等多個國家因為不堪金融危機重創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預計還會有更多國家加入它們的行列,這使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實力相形見絀,而壯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金實力對于穩定當前極其脆弱的市場信心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增發2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分配給各成員,尤其是發展中窮國,以增強流動性。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特別提款權是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用來向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償付的手段。增加特別提款權相當于創設了虛擬的外匯儲備,可緩解一些國家面臨的國際收支緊張局面。
此外,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同意為區域性的多邊發展銀行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貸款支持,用于幫助發展中窮國。
伴隨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世界貿易也在急劇萎縮。據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世界貿易額將下降9%,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降幅。
為推動貿易發展以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倫敦峰會決定在未來兩年內提供2500億美元用于支持貿易融資。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正因為如此,肇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才會迅速殃及全球。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各國也只有攜起手來才能共克時艱。正如英國首相布朗在會上所言,全球性危機需要全球應對。
但是,美國政府要求加大經濟刺激力度的主張因為遭到歐盟國家的堅決抵制并沒有得到采納。與會領導人承諾,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
推進改革力求治本
除了動用上萬億美元用于提振全球經濟,倫敦金融峰會還為推動國際金融改革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在加強微觀金融監管方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一致認為有必要對所有具有系統性影響的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實施監管和監督,并首次把對沖基金置于金融監管之下。
信用評級機構和企業高管薪酬也在監管之列,而會計準則和金融企業資本金要求均有待完善。
作為會上較具爭議的一點,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最終同意對拒不合作的“避稅天堂”采取行動,并準備實施制裁。布朗表示,以銀行保密法為由拒絕為打擊跨國逃稅行為提供協助的時代宣告結束。
在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方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決定強化它們的宏觀監測職能并完善內部治理。目前形式較為松散的金融穩定論壇將被金融穩定委員會所取代,其成員將包括二十國集團所有成員、西班牙和歐盟委員會。
新的金融穩定委員會將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道對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上的風險實施監測,發揮預警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將實施改革并賦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更大的發言權,包括在負責人選任問題上打破美歐分別把持的局面,改為任人唯賢。
如此細化的國際金融改革方案卻是來之不易。峰會前夕,美歐因為倫敦峰會是先救經濟還是先推進國際金融改革大打“口水仗”,一度引起了外界的擔憂。
作為國際金融改革的急先鋒,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盟國家認為,只有加強金融監管才能堵住誘發危機的漏洞,避免金融危機再度重演,也只有加強金融監管才能有助于恢復投資者對于金融市場的信心,因此推進國際金融改革才是當務之急和解決危機的根本之道。
最終,以德法為代表的歐盟可謂是如愿以償。
?
?
?
相關鏈接:
給力G20,期待“中國方案”帶來機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