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觀眾在2016國家網絡安全博覽會上聽取安全工程師的安全知識講解。新華社發(程輝攝)
寧家駿
9月19日,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式拉開序幕,這次宣傳周確定了“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主題,這個主題來自于今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論述。在那次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前沿,以深邃的觀察和高瞻遠矚的視角,深刻闡述了網絡安全的真諦和最終歸宿,并十分精準地總結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值得我們深刻領會與學習。
當前互聯網發展迅速,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0億,19歲以下網民占比達23%,其中10歲以下網民就超過了2059萬,連續多年呈快速增長態勢。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概念的網絡經濟方興未艾。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拓展網絡經濟空間,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信息經濟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十三五”規劃既定的重大戰略和重大行動。
必須看到,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既有紅利也存在弊端,不僅是“阿里巴巴的寶庫”,也可能淪為“潘多拉魔盒”。隨著“互聯網+”與智能化、智慧化等新興業態的迅速崛起,工業控制系統、智能技術應用、云計算、移動支付領域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加大,國家網絡安全的覆蓋范疇也有了更多延展,所涉及的面比以往更寬,所產生的影響比以前更大。如何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如何提升全社會對“第五疆域”的安全防范意識,既是互聯網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網絡安全的最終受益者是人民,讓人民群眾在網絡中有更多“獲得感”,是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出發點,是國家網絡安全的核心之一。只有明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人民屬性”,筑起國家網絡安全的“防火墻”,才能更好地進行網絡強國建設。如,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已成當務之急,2016年第二季度《反電信網絡詐騙大數據季度報告》顯示,全國共接用戶標記詐騙電話超4.6億條,環比上季度增加了1.8億條;清朗網絡空間是民心所向,烏煙瘴氣、生態惡化的網絡空間不符合人民利益。
網絡空間是共同的不是孤立的,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要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加強全黨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培養,發動全社會參與網絡安全維護,培育一大批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中國好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安全上網,不傳謠不信謠,盡最大努力來維護網絡安全。只有使網絡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提升廣大網民的風險意識和防護技能,才能化指成拳,凝聚起維護網絡安全的磅礴力量。
在向網絡強國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只要我們始終把全民網絡安全觀擺在顯著位置,在全社會培育“網絡安全連著你我他”的思維,就一定能夠達成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全民共識,切實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的強大合力,共同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作者系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
相關鏈接:
網絡安全宣傳周 網民更新“防騙術”
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 各地都使了哪些“大招”?
【網絡安全宣傳周】守護網絡安全需分秒必爭
在信息化建設中抓好網絡安全這件大事
【網絡安全宣傳周】構筑網絡安全“命運共同體”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