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宜昌一個貧瘠而偏遠的大山里,有一位退休返鄉干部,他苦苦探尋產業扶貧“拔窮根”的路子,用忠誠、知識和實干“巡山學藝”,富了村莊。從1997年退休至今,他扎根深山十九載,不求物質享受,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用不變的信念和堅持書寫了一名黨員無私奉獻的秉性和氣節,他就是好干部羅官章。(中國文明網)
十九年不變的信念和堅守,他甘做孺子牛。年近八旬的羅官章退休后如是感慨:“在任上的那些年,我們解決了鄉親們的‘糧袋子’,卻始終沒有解決鄉親們的‘錢袋子’。老百姓吃飽了,荷包是癟的?!边@讓他堅定“帶領鄉親致富”的信念,殫精竭慮地謀出路,夙興夜寐地找商機,歷盡千辛萬苦帶村民闖出一條富民路。正因為時刻將百姓牢記心間,堅守為百姓謀幸福的信念,才使得他心甘情愿做百姓的拓荒牛,帶領父老鄉親發家致富。
十九年不變的堅持和實干,只為鄉親服務。為了幫村民找到一條脫貧的出路,一條致富的門路,他四處奔波、不停探索,盡管辛苦,但他依然堅持,并堅信可以帶領村民們走出困境。正是他的堅持和實干,為村民鋪就了一條寬闊的致富路。以“造福于民”為事業擔當,憑著百折不撓的韌勁,用真本事破解脫貧難題。當干部就要有這樣的務實精神,只有用心為民服務,與群眾心貼心,才能在群眾中樹立威望,黨員干部形象也因此樹立起來。
十九年不變的無私與奉獻,他只求為百姓謀幸福。為官者,當以民為天:心無百姓,官職再大也碌碌無為;心存百姓,官職再小也能有所作為。多少個日夜,羅官章不辭辛勞,不顧勞累,不求物質享受,心心念念老百姓的幸福。如果說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精神,那么羅官章的精神就是無私奉獻,永不停息地探索致富之路,只為百姓溫飽幸福的生活。他放棄了城市里安穩舒適的退休生活,甘愿扎根“宜昌西藏”深山,他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無私”,什么是“奉獻”。
扎根深山十九載,他用不變的信念與堅守、堅持和實干、無私和奉獻,堅守著這片鄉土,為鄉親們撐起了一片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