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近日,在廣西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立屯的“隧道博物館”參觀,感觸頗多。為改變“開門見山不見路”的困境,這里的三屆村黨支部一任接一任干,帶領群眾以鐵錘鋼釬鑿山挖洞,頑強開路。24年,打鈍2000多條鋼釬,燒掉3.2萬根蠟燭,用壞336支電筒,報廢462輛人力車,終于打通了一條長460米的隧道,圓了出山夢。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人民日報批貧困群眾懶漢心態:下田流汗谷滿倉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10-14 09:47

      下田流汗谷滿倉(人民論壇)

      近日,在廣西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立屯的“隧道博物館”參觀,感觸頗多。為改變“開門見山不見路”的困境,這里的三屆村黨支部一任接一任干,帶領群眾以鐵錘鋼釬鑿山挖洞,頑強開路。24年,打鈍2000多條鋼釬,燒掉3.2萬根蠟燭,用壞336支電筒,報廢462輛人力車,終于打通了一條長460米的隧道,圓了出山夢。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開山。當前,脫貧攻堅戰已經全面打響,正需要這種“寧愿苦干,不愿苦熬”“天等人民不等天”的精神頭。不過,在一些貧困地區,有部分貧困群眾,也還存在“等著送小康”的懶漢心態、“靠人來救濟”的依賴觀念、“要錢還要物”的功利想法。

      比如,修路、建水柜,幫扶干部流汗干,有的群眾蹲著看:“這是你們的事,做不完兜著走”;上完免費種養培訓課,還伸手要補貼:“誤了我的工,得補償一下”……

      這些頑固的“貧困思想”,因何而來?

      有的是“窮”出來的。多年扶貧,剩下的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老、少、邊、山、庫”地區,是貧困程度深、發展能力弱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大山擋住了出路,窮苦消磨了意志,窮慣了、苦慣了、熬慣了,造成了得過且過、破罐破摔的精神之困。

      有的是“養”出來的。有地方把扶貧當成慈善救濟,只為貫徹精神、落實指標,所以簡單粗放、大水漫灌,只管“肚子”、不管“腦子”。這讓一些貧困群眾有了“輸血期待”,搞生產不積極,爭當貧困戶最積極。政策變了味,扶貧成了養懶漢。

      有的是“涼”出來的。少數干部坐在辦公室拍腦袋、瞎指揮,群眾需要的不給、給的群眾不需要。“聞得雞好賣,連夜磨得鴨嘴尖”,不接地氣、罔顧規律,“開頭一哄而上,后頭一拍兩散”。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幾次三番,群眾自然涼了心、泄了氣、沒了勁。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更難破。當“等靠要”成了路徑依賴,當“沒盼頭”成了生活常態,當貧困群眾成了局外人、旁觀者,再多的資金、再好的政策也會打折扣。即便靠資源堆積暫時脫了貧,也只能管一時,不能管長久,甚至還會陷入“因窮而要,因要而懶,因懶而窮”的惡性循環。

      拉美有句諺語:“自力更生勝過上帝的手。”貧困群眾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脫貧攻堅,不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單相思”,也不能是自拉自唱的“個唱會”,更不能是我做你看的“獨角戲”。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才是生命。外界的幫扶是重要推力,而貧困群眾的精氣神,才是起決定作用的內生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打贏脫貧攻堅戰,精神幫扶比物質幫扶更為重要。

      桂北農村有句老話:“靠人吃飯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滿倉。”好日子是干出來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先要扶志。“扶貧先扶精氣神”,把貧困群眾心焐熱、腦更新、勁鼓起,才能讓自身努力與外界助力同頻共振,真正靠辛勤勞動擺脫貧困。(謝振華)

    ?

    ?

    ?

    ?

    ?

    相關鏈接:

    定安鄉鎮黨委換屆工作完成 8名干部被選進領導班子
    搶險救災中犧牲 浙江村鎮干部周根富被評定為烈士
    國家干部寧志超任“第一書記”為瓊中村民蓋廚房
    “問題干部職務互換”,誰在和百姓玩魔術?
    習近平談如何讓干部有如履薄冰的警覺

    ?

    相關鏈接:
    習近平談如何讓干部有如履薄冰的警覺
    “問題干部職務互換”,誰在和百姓玩魔術?
    國家干部寧志超任“第一書記”為瓊中村民蓋廚房
    搶險救災中犧牲 浙江村鎮干部周根富被評定為烈士
    定安鄉鎮黨委換屆工作完成 8名干部被選進領導班子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韓建平]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