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巷漢江邊我市首段拼裝式防洪墻長218米。
原標題:漢產“防洪神器” 拼裝式防洪墻亮相漢江畔
記者昨日獲悉,我市首段拼裝式防洪墻正式亮相流通巷漢江畔,不同于填土筑堤和鋼筋混凝土防洪堤,拼裝式防洪墻在非汛期時可拆卸,且拼裝簡單,既美觀又實用。
2012年7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批復了武漢市流通巷拼裝式防洪墻建設項目,即設計洪水位以上防浪部分堤防采取拼裝式防洪墻結構形式,建設長度218米。
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有關專家說,拼裝式防洪墻在歐洲應用廣泛,在捷克、奧地利、德國、斯洛伐克、荷蘭等國洪水期的實踐運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比傳統的填土筑堤和修建鋼筋混凝土防洪堤的結構形式,拼裝式防洪墻解決了傳統土堤占地面積大、鋼筋混凝土堤防阻礙觀江視線、砂袋臨時筑堤破壞城市環境等有關問題。
但是進口防洪墻費用高、訂購周期長、后期維護管理難度大。專家稱,此番流通巷使用的拼裝式防洪墻實現了本地自主研發,可謂百分之百的漢產“抗洪神器”。該防洪墻立柱為不銹鋼材質,擋板為特殊材質的鋁合金,強度較大,能夠頂住洪水長時間浸泡和高強度加壓。每塊擋板寬20厘米、厚4厘米,中間空心。每10塊擋板組成一面擋水墻,攔水高度范圍為28至30米。
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說,在漢江水位較低時,可拆除拼裝式防洪墻。汛期如果需要使用該防洪設施,2個人用3天就可以將218米全部拼裝完成。如果人員充足,幾小時內就可以拼裝完畢。
漢產拼裝式防洪墻通過5年時間大量實驗、檢測、專家論證鑒定,試運用的拼裝式防洪墻取得了一項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成果,經武漢大學工程檢測中心對型材的檢測,數據顯示型材強度及變形等指標均能滿足相關要求,并且拼裝式防洪墻實施方案于今年6月27日通過專家技術審查。拼裝式防洪墻在自身穩定、變形、止水、安裝和管護等方面均能滿足各項防洪要求。
據悉,在流通巷試點運用的基礎上,我市還將根據試點運用情況和社會各方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優化、完善拼裝式防洪墻技術,在確保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探討在漢江下游設計洪水位以上部分防洪墻,推廣運用拼裝式防洪墻結構。(記者張晟)
?
?
?
?
相關鏈接:
袁光平指揮海口云龍鎮譚連大壩防洪防汛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