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志愿者與南京留守兒童共同制作富有創意的水果拼盤。泱波 攝
???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城務工人員逐漸增多。與此同時,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心理等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為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記者梳理發現,繼《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于今年2月發布之后,截至目前,已有山東、福建、浙江、云南、吉林、寧夏、安徽等26個省份出臺實施意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措施。
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占農村全部兒童的35.1%
《意見》對“留守兒童”給出了明確定義: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年)》,流動家庭與留守家庭成為常態家庭模式。農村留守兒童占農村全部兒童的35.1%,比例最高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尚曉援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主要在心理方面處于劣勢。在外打工的父母會給留守兒童物質上的補償,但在教育、監護方面存在缺失。
“對留守兒童來說,‘父母與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紐帶變得松弛,孩子對父母的親情相對淡漠,”尚曉援說,這將影響到留守兒童今后對自己孩子的培養方式,這一群體未來的核心家庭也會更容易解體,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
資料圖:一名四川省北川縣的留守兒童收獲“神秘禮物”——外出打工三年的父親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自己“運送”回孩子身邊。中新社記者王駿 攝
目標——
到2020年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意見》提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總體目標,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為達到上述要求,山東、福建、黑龍江等地提出了階段性具體目標。
山東指出,2016年,部署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2017年,建成全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平臺。
福建要求,力爭到2017年,家庭、政府、學校盡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全面建立,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源頭預防等關愛保護機制有效運行,侵害、傷害留守兒童權益的事件和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