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斌向貧困戶吳清福了解其愛人的病情。
海口網11月8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攝影報道)8日,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鄧斌組織醫務人員,到永興鎮美梅村尋訪“窮親戚”,找癥結點,尋突破口,與幫扶對象定下脫貧約,他說:“我們生活在省城,就醫等各種條件非常方便,但這里的百姓缺醫少藥,他們需要我們。”
扶醫扶進貧困戶心坎兒里
11月的清晨,已有絲絲涼意,藍天底下,依舊滿眼綠意,一直鋪向遠方。深入到山村之中,大地間正醞釀著新的生機。永興鎮美梅村的吳清福今天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把羊群趕往深山放養,給愛人切好木瓜,哄著她留在家中,叮囑兩個兒子看顧好,便急沖沖地趕到村頭,迎接一幫“親人”的到來。同一時間,鄧斌組織組員拿上醫療器械后,也驅車趕往美梅村,為吳清福的愛人吳容霞“把脈”。吳清福的愛人患有嚴重精神病,多次在海南省安寧醫院治療始終不見好轉,家里的病人和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他照顧,平日里只能打些臨工維持生計,“醫療組的到來,對我家來說是個希望。”
鄧斌把自己的聯系方式留給吳清福并叮囑他,愛人有什么突發情況,生活上有需要幫助的,都可以聯系他。
“病人現在在家嗎,她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孩子多大了,家里有幾畝地……”鄧斌一見到吳清福,便仔細地詢問起他家里的情況。由于吳容霞對陌生人的抗拒,鄧斌未能接近她。“老弟,你愛人的病可不能拖,要到相關科室進行正規治療,你是我們醫院的扶醫對象,我們會盡力醫治你的家人。”臨走前,鄧斌把自己的聯系方式留給吳清福,叮囑若生活上有需要幫助的,可以聯系他,“他還很年輕,一個人養活一大家子,很辛苦,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的家人提供好的醫療條件,讓他后方無憂。”
鄧斌查看貧困戶的疾病信息表。
把貧困戶的冷暖系心頭
蔣承真,是鄧斌結對幫扶的一位憨厚老實的中年男人,龍塘鎮新民村貧困戶之一。一家四口人擠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矮小瓦房內,全家就靠蔣承真在外打零工維持生計。今年8月,鄧斌到龍塘衛生院接受扶貧任務安排,在了解到蔣承真的情況后,主動提出將蔣承真作為自己的結對幫扶戶,并將其一家作為醫院產業扶持及醫療幫扶重點對象,建立扶貧對象家庭檔案。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8年前,蔣承真的愛人從高樓摔下,腰椎嚴重受損,因無力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導致現在行走不便留下殘疾。鄧斌忙前忙后,將其接到醫院,安排國內知名骨科專家看診及檢查,減免全部診療費用,并安排住院進行下一步治療。“要發揮醫院的技術優勢,不能讓我們的幫扶對象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還他們一個健康的身體,還他們一個幸福的家庭。”鄧斌說,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中之重。
醫務人員為美梅村的貧困戶檢查身體。
“健康就是幸福,我們希望借助自身醫療資源優勢,通過‘精準醫療’這種模式逐步改變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狀,讓村民在奔小康的路上沒有負擔地健康前行。”蔣承真10天前騎車外出打工時不慎摔傷左眼部,眼角皮膚挫裂傷。在獲知蔣承真的情況后,鄧斌堅持將他接到醫院治療,免除治療費,確認無性命危險后才把他送回家。
量身定制“脫貧計”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在產業。自從與蔣承真結成對子后,鄧斌一直在謀劃,每個星期都會到蔣承真家“報到”,拉家常、摸底子,定制“脫貧計”。“今年的運氣來了,年底母羊就要產崽,頭一窩可以賣好幾千元,這可是一筆大收入。”原來,鄧斌根據蔣承真的實際情況,扶持他四只母羊,鼓勵他利用已有的養羊經驗,走出困境,尋求脫貧致富的路子。
“老蔣,我是你的‘親戚’,有困難就給我打電話,如果到城里就到辦公室找我,我也會經常來看你。”蔣承真記著,這是鄧斌常跟他講的一句話。如今,蔣承真對生活充滿了干勁和期望,因為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扶貧者的幫助,夢想已經開始照進現實。
?
相關鏈接:
只有群眾滿意了,脫貧攻堅才算是成功·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