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1月15日上午,北京豐臺法院召開涉高利貸經濟犯罪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通報該院涉“高利貸”經濟犯罪審理的基本情況,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法院:“高利貸”暗藏風險 甚至鋃鐺入獄妻離子散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11-15 14:52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1月15日上午,北京豐臺法院召開涉高利貸經濟犯罪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通報該院涉“高利貸”經濟犯罪審理的基本情況,分析探討此類案件審理過程中呈現的特點,并結合典型案例和審判經驗作出提示。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間借貸的利息予以明確。法院在審理經濟犯罪案件中發現,雖然對高利貸高利率的特點眾人皆知,但在面臨資金周轉困難時,仍有部分群眾沒有清醒認識到高利貸中暗藏的法律風險,不惜鋌而走險試圖通過借高利貸渡過難關,最終不僅沒有擺脫資金危機,反因無法償還債務鋃鐺入獄,妻離子散。

      據豐臺法院刑二庭庭長李紅華介紹,豐臺法院在審理涉高利貸經濟犯罪時,發現涉高利貸經濟犯罪主要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女性弱勢地位易被利用。在高額利息的誘惑下,信貸公司一方面容易利用女性“無知心理”,未向其釋明高利貸“利滾利”的復利計算模式便向其放款;另一方面容易利用女性“無助處境”,為收回高額本息通過威脅脅迫等手段不斷向借款人施加壓力,迫使其通過犯罪手段籌措資金償還借款。二是涉案被告人刑期多為十年以上。借款人利用民間借貸審核程序不規范的漏洞,以不具有所有權的房屋、車輛作為擔保借款時,擔保物的性質決定了此類案件往往金額大,由此導致刑期高、刑罰重,對被告人影響較大。三是涉案被告人行為手段多為詐騙。行為人在急需資金時,有的將租賃來的車輛進行質押,有的誘騙親朋好友將其房屋進行抵押,有的偽造他人的房產證并將他人房屋抵押,有的虛構、捏造事實騙取貸款人的信任以獲取貸款,為獲得資金,行為人多采用欺詐手段實施犯罪行為。

      李紅華表示,由于高利貸門檻較低、審核不嚴謹、程序不規范,其一方面容易引發借款人虛報資質騙取貸款;另一方面容易引發借款人虛假抵押償還貸款,極易導致借款人觸犯法律紅線,帶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據悉,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該院共審理涉“高利貸”經濟犯罪案件12件,涉案金額1370余萬元。其中被告人為女性的占所審案件總數的45.4%,遠高于16.4%的平均值;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數占58.3%,累計涉案金額達1200余萬元。

      發布會上,豐臺法院還結合案件的具體類型及審理經驗通報了3起典型案例并作出提示,分別涉及理性認識民間借貸,避免埋下犯罪隱患;切實審查擔保材料,避免導致財產損失;理性選擇理財渠道,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北京豐臺法院刑二庭副庭長仇春子對案例進行通報。

      【案例回放】

      根據我院受理、審理相關案件情況,涉高利貸經濟犯罪案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類型。

      一、法律意識淡?。阂颉百€博欠貸”引發的詐騙案件

      被告人封某(女,1982年3月23日出生,北京市人)

      因賭博,封某在其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欠下巨額的高利貸,迫于追債壓力,為償還債務,2014年12月,被告人封某謊稱給被害人張某某投資理財,誘騙張某某將自己的房產抵押借款,騙取張某某錢款共計人民幣170萬元,案發前歸還人民幣2.55萬元。

      2015年2月,被告人封某謊稱要購買單位內部低價房,利用偽造的房產證,誘騙被害人胡某某將自己的房產抵押借款,騙取胡某某錢款共計人民幣180.591萬元,案發前歸還人民幣6萬元。

      經公開開庭審理,法院依法認定被告人封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三千元;責令被告人封某退賠被害人張某某經濟損失人民幣一百六十七萬四千五百元、退賠被害人胡某某經濟損失人民幣一百七十四萬五千九百一十元。

      二、風險意識不足:因“虛假擔保”引發的合同詐騙案件

      被告人劉某某(女,1975年4月7日出生,江蘇省人)

      為獲得高額利息,2014年1月28日,經人介紹,被害人曾某與冒充他人身份的被告人劉某某簽訂抵押借款合同,將被告人劉某某用冒充身份補辦的房屋產權證抵押,借給被告人劉某某人民幣60萬元。2014年1月28日,被告人劉某某向中間人轉賬人民幣3萬元,中間人向被害人曾某轉賬人民幣2.4 萬元,后被告人逃匿。

      經公開開庭審理,法院依法認定被告人劉某某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一萬元;責令被告人劉某某退賠被害人曾某人民幣五十七萬六千元。

      三、警戒意識不足:因“高額利誘”引發的詐騙案件

      被告人李某(女,1987年1月25日出生,北京市人)

      2014年5月29日至11月期間,被告人李某虛構其向京東、一號店等電商供貨需要本錢,允諾高息,騙取被害人白某借款200萬,后陸續還款,截至案發前被告人李某共非法占有白某財物共計70余萬元。

      2014年7月24日至8月18日,被告人李某虛構其為京東等電商墊付化妝品貨款的事實,允諾高息,騙取被害人常某借款共計22.5萬元用于個人還款和消費。2014年8月28日,被告人李某虛構了做生意需要本金的事實,在自己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以高息引誘,騙取被害人常某借款3萬元用于個人消費和還款。2014年11月8日,被告人李某虛構了其能夠低價購買蘋果手機的事實,騙取被害人常某人民幣1.5萬元。

      2014年8月5日至11月期間,被告人李某虛構了其向京東等電商供貨需要本錢的事實,允諾高息,騙取被害人劉某借款29.2萬元用于個人還款及消費。

      2014年8月12日至11月底,被告人李某以做生意缺錢、家里出事為由,在明知其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允諾高息,騙取被害人王某借款7.9萬余元用于個人還款和消費。

      2014年11月16日至月底期間,被告人李某以其做代購需要本金為由,在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允諾高息,騙取被害人胡某借款2萬元用于個人還款和消費,被告人李某案發前已歸還被害人胡某4000元。

      2014年11月份以來,被告人李某為償還白某詐騙款項,在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虛構了其能低價購買蘋果手機的事實,在本市豐臺區方莊地區收取祿某人民幣8000元;收取程某人民幣2.8萬元,給付了2部蘋果6 plus手機;收取羅某人民幣4000元;收取楊某人民幣1.6萬元;收取楊某某人民幣1.7萬元,后還款1萬;收取耿某人民幣4.6萬元,給付了4部蘋果6手機;收取王某人民幣8000元。

      經公開開庭審理,法院依法認定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繼續追繳被告人李某其余違法所得返還各被害人。

    ?

    ?

    相關鏈接:

    小區現斷腿裸尸:死者曾欠高利貸 賣房后又離婚
    啃老兒子偷偷離婚凈身出戶 十余萬高利貸爸媽還
    男子無力償還高利貸搶金鏈 被堵截爬上樓頂割腕
    瓊海一男子嗜賭欠下巨額高利貸 母親哭訴求幫助

    ?

    相關鏈接:
    瓊海一男子嗜賭欠下巨額高利貸 母親哭訴求幫助
    男子無力償還高利貸搶金鏈 被堵截爬上樓頂割腕
    啃老兒子偷偷離婚凈身出戶 十余萬高利貸爸媽還
    小區現斷腿裸尸:死者曾欠高利貸 賣房后又離婚
    [來源:央廣網] [作者:孫瑩]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