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私募基金管理資金規模10月再增5600億元,達到9.13萬億元。按此增速,業內人士預計,私募基金規模在年底突破10萬億元將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百億元以上私募基金管理人增至158家。
◎私募規模繼續高速增長
近幾個月私募基金規模持續高位增長,繼9月增加5400億元之后,10月再度增加5600億元。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7271家,已備案私募基金42263只,認繳規模9.13萬億元,實繳規模7.26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7.79萬人。
而根據中基協截至9月末的數據,國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資產規模為8.83萬億元,這意味著如果10月份公募基金規模增長低于3000億元的話,私募基金將在今年10月迎來正式超越公募基金的歷史性時刻。
具體來看,到今年10月底,私募股權管理人的基金實繳規模已升至3.85萬億元,和私募證券管理人的2.66萬億元相比,超過1萬億元。不過,與9月份私募基金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股權類私募的貢獻不同,10月證券類私募與股權類私募可謂齊頭并進。從實繳規模看,前者從24234億元增至26638億元,單月新增2404億元;后者則從35559億元增至38446億元,新增2887億元。
業內人士預計,在今年剩下的兩個月,如果私募基金繼續保持每月四五千億元的新增量,私募將迎來突破10萬億元規模的時刻。
◎百億規模私募再增八家
截至今年10月底,按正在管理運行的基金總規模劃分,管理規模在20億-50億元的私募管理人453家,50億-100億元的185家,100億元以上的158家。這意味著規模超過20億元的私募管理人不足千家,占比僅約5%,而剩下超過1.6萬家私募規模在20億元以下。
大中型私募這幾年發展很快,體現了強者恒強的態勢。從2015年1月到今年10月,百億元以上的私募已經從43家增長到158家,漲了2.7倍;50億元到100億元的從60家增長到185家,漲了2.1倍;20億元到50億元的從168家增長到453家,漲了1.7倍。
廣州一名私募人士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中大型的私募由于本身業績和風控均得到了市場的檢驗,在目前“不差錢”的大環境下只要渠道一推,規模很容易上去。“從0到50億元很難,但從50億元到500億元反而可能更容易,剛創建的私募至少要經過三年時間才能得到市場認可,全市場來看,九成私募是虧損的”。
10月又新添了8家百億元以上的私募大咖。協會數據顯示,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股權私募有84家,包括紅杉資本、歌斐資產、鼎暉投資、恒天財富、明石投資等耳熟能詳的股權私募大佬,還包括一些新成立的地方建設的股權私募,比如重慶城投建信基礎設施建設股權投資基金、貴州鐵路發展基金等。證券私募方面,百億元以上的不足30家,包括重陽投資、淡水泉投資、和聚投資、星石投資、朱雀投資等業內熟知的股票私募大咖,也包括合晟資產、暖流資產、藍石資產、耀之資產等債券私募,大量委外資金涌入,打造了一批大規模的債券私募。
?
?
相關鏈接:
規模增長“加速跑” 私募影響力顯著提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