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杰
雖然樸槿惠陷入“親信干政”的漩渦之中,但是韓國的外交與安保政策的調整卻沒有停歇,重啟談判不到一個月,日韓就簽署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盡管國內民眾多有反對,但是樸槿惠政府還是執意簽署,美日韓之間的情報交換網絡就建立起來了,這意味著日韓之間的軍事合作邁出了關鍵一步,也是走向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關系的第一步。于韓國而言,這一協定也“出賣”了韓國最重要的外交資產,那就是在各大國之間進行周旋的機會。以戰術甚至武器層面的安全來獲取戰略安全只是一廂情愿,當東北亞戰略平衡被打破之后,韓國拿什么來維護自己的安全與利益呢?
可以說這次日韓之間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以火箭的速度完成的,這也反映了樸槿惠的行事方式已經發生逆轉。日韓之間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可以說“水到渠成”,美國、日本都在推動這個事情,所謂大渠道就是要構筑東亞地區的反導系統,建立東亞地區的美日韓的聯動;而水呢?主要是韓國政治的變化,尤其是青瓦臺的外交與安保政策變化。當年李明博也在推這個事情,但是臨近簽署的一個小時,退出了,因為民意反彈很大,李明博最終選擇了“尊重民意”,而樸槿惠總統即使面對7成左右的反對聲音,還是要簽署這一協定。可以說,這次是韓國主動要簽署這一協定,而不要把責任歸咎于朝鮮或者美國的壓力。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樸槿惠的安全與外交戰略就開始調整,甚至早于朝鮮第四次核試驗。訪美歸來之后,樸槿惠緩和了與日本的關系,以區區10億日元就解決了慰安婦問題,從政府層面實現了日韓之間的和解,而枉顧民間的反對聲音。從這一點不能不看出,樸槿惠是有獨斷的意志和魄力的。當和平統一已經不可能的時候,韓國就放棄了和平與對話,而是采取了基于“朝鮮崩潰”的壓制政策,在朝鮮兩度核試驗之后,韓國也就“順理成章”轉向了軍事戰略,而放棄了外交的周旋。
進一步說,韓國放棄了依靠外交來實現地區平衡,試圖依靠薩德系統,依靠美日韓軍事合作以獲得絕對的安全保障。這是一種典型的鴕鳥心態,以為腦袋插到沙子里,就安全了,殊不知,此舉讓韓國暴露在大國戰略博弈的前沿。追求絕對的安全,絕對帶來不安全。
雖然日韓之間的情報交換限于二級以下的非核心軍事秘密,也可以自己決定交換什么情報,但是美日韓三邊之間的同盟關系自此形成。韓國既然受制于美國,甚至交戰權都在美國手中,那又如何能夠保證在美日韓三邊互動中保持獨立性呢?
不能不說,樸槿惠總統是與“魔鬼”交換,那個“魔鬼”并不是日本,而是韓國放棄自助的依賴心理,在戰略層面實現了與日本的根本性和解,從而改變了近代以來日韓關系的實質,即便樸正熙當年要執意與日本建立外交關系,那也是處于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今天樸槿惠發展日韓軍事合作關系,所為何事呢?
東北亞地區一直沒有形成多邊集體安全機制,而是碎片化的安全結構,但是多層的三角互動關系保持了地區安全的彈性和穩定。在關鍵性的中日韓三角關系以及美日韓關系之中,韓國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韓國不加入到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之中,那美韓軍事同盟主要是針對朝鮮半島,一旦加入其中,韓國的安全指向就會發生變化,被美日裹挾其中。東北亞地區形成一個“小北約",意味著地緣政治博弈的邏輯壓倒了經濟合作的動力,從而大大銷蝕了中日韓三邊的經貿合作的動力。
當美日韓走向“陣營”的時候,看上去韓國獲得了美國、日本的軍事支援,獲得了安全,但是卻讓自己卷入到了中美日、中美俄的博弈之中,韓國承受不起這樣的“大博弈”。戰術或者武器層面的安全,永遠不能取代戰略平衡,如果不能重建穩定的安全結構,就不要輕易打破目前脆弱的平衡,而韓國這一次犯了戰略上的失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