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案件怎樣才能見實效?河南省鄭州市檢察機關以實際行動作出了有力回答。今年5月以來,該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刑事執行檢察職能,開展了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監督活動,提升了監督質效。近日,記者走進鄭州市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了解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法度森嚴,讓刑罰執行監督彰顯公平正義
10月28日,鄭州市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局在回訪專項活動中新收監罪犯監獄改造情況時,接到了洛陽監獄反饋的情況:經該院監督于今年8月收監的罪犯高峰,在監獄生活能夠自理和正常服刑了。
高峰因病在20歲雙目失明。27歲那年,他因故意殺人罪,于2008年3月11日被鄭州市中級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后法院以其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為由,于2009年3月17日裁定對其暫予監外執行。在這次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中,鄭州市檢察院檢察官發現罪犯高峰長期在外地從事盲人按摩職業,處于脫管狀態。另外,經調查發現高峰除了雙目失明,日常生活行為均能自主完成,且他本人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也從未采取治療措施,沒有保外就醫的必要。遂向鄭州市中級法院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對其收監執行。最終鄭州市中級法院采納了檢察建議,依法作出將罪犯高峰收監執行決定。
“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開展以來,我院黨組高度重視,采取了爭取上級支持;加強協調,形成外部合力;理清底數,打牢監督基礎;強化督查,督促問題解決;完善機制,提升監督實效等五步工作法。”鄭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建國說,在市委政法委領導下,鄭州市成立專項活動協調領導小組,先后召開了由公檢法司及轄區6個監獄、8個看守所相關負責同志、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參加的協調聯席會,凝聚了共識、形成了合力。
剛性監督,讓逃避處罰者無處遁形
今年9月2日,借哺乳嬰兒為名兩次外逃、長期逃避刑罰執行的罪犯徐鳳美在江西九江被抓獲歸案,送至鄭州市第三看守所收押執行。徐鳳美因犯綁架罪于2001年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由于當時她正在哺乳期,無法收監執行,法院決定對其暫予監外執行。哺乳期滿后,徐鳳美逃跑。經網上追逃、多次抓捕,2009年8月11日,徐鳳美被抓獲歸案。卻發現她于2008年11月18日又生育一子,歸案時仍在哺乳期內,只能再次對其作出暫予監外執行決定。哺乳期滿后,徐鳳美再次逃跑,企圖逃避法律處罰。
專項活動開展以來,鄭州市檢察院將徐鳳美脫逃案件列為市院掛牌督辦案件,不定期進行督導檢查。檢察機關與法院、公安機關建立定期通報會商制度,加大了追逃溝通協調力度,終于成功將罪犯徐鳳美在江西九江抓獲。
這是今年經鄭州市檢察機關在此次專項活動中,成功糾正的一起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未執行刑罰的典型案例。在專項活動中,鄭州市檢察院對全市檢察機關近10年來提起公訴的人數進行了全面篩查,對全市法院判處實刑人數、緩刑人數情況進行統計比對,并調取裁定暫予監外執行罪犯名單,與提起公訴人數進行比對。同時,到看守所對在押人員及交付執行人員情況進行統計,查清留所服刑、送監獄服刑的具體情況,搞準本地判實刑罪犯執行刑罰的底數。并到司法局社區矯正機構調查了解監外執行罪犯名單,重點對被撤銷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罪犯的收監執行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公檢法司等政法機關對照印證,查漏補缺,逐案逐人建立統計臺賬。
法網恢恢,苦肉之計亦枉然
“雖然他5年前吞食的刀片還在身體里,但不影響他的身體機能,沒有明顯現實危險,應依法將其送看守所收押執行。”今年6月12日,在鄭州市二七區檢察院的檢察建議下,外逃5年的罪犯李衛國被抓獲收押執行。2011年,李衛國因盜竊罪被二七區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在被關押前,李衛國竟然故意吞食刀片,且拒絕接受治療。結果看守所以在羈押中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為由拒絕收押,導致其外逃5年。
在這次專項活動中,鄭州檢察機關督促公安機關上網對李衛國追逃,將其抓獲后,李衛國故伎重演,聲稱5年前吞食的刀片還在肚子里,企圖再次逃避法律懲處。經聯合會診,并調查了李衛國外逃5年來的經歷,檢察機關認為其吞食的刀片不影響其身體機能,無明顯現實危險,李衛國被看守所收押執行。
記者從鄭州市檢察機關了解到,在此次專項活動中,此類想通過自殘逃避法律懲處的案件,僅二七區檢察院就糾正了3起。
“確保依法、規范將被判處實刑的罪犯交付執行,是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體現。”鄭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蘇長明說。
在專項活動中,鄭州市檢察機關不斷完善無縫銜接、常態長效的工作鏈條和機制。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認真落實河南省檢察院、省高級法院建立的刑事裁判文書送達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刑罰執行信息溝通平臺,確保檢察機關對刑罰執行活動進行同步監督。鄭州市檢察院針對本次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提出的“五步工作法”,受到河南省檢察院、最高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充分肯定。(高傳偉 周慶華 楚百軍 劉沛)
?
相關鏈接:
巴黎恐襲嫌犯收押地或現“獄中網絡” 危險囚犯被轉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