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本次文代會和作代會的代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和網絡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興文藝群體代表的比例有較大提高。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響時代前進號角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12-04 13:45

    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響時代前進號角

    ——青年文藝工作者、新興文藝群體代表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光明日報北京12月3日電(記者饒翔、付小悅、郭超、魯博林)本次文代會和作代會的代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和網絡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興文藝群體代表的比例有較大提高。在新當選的中國文聯第十屆全委會委員和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中,有多名青年文藝工作者和新興文藝群體代表。青年文藝工作者和新興文藝群體是中國文藝界最具有青春活力和創造力的部分,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后,他們紛紛表示愿意自覺承擔國家和人民的重托,“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

      2015年度“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對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有著很深的體會:“科幻小說是國家國力的晴雨表。近年來,中國的科幻文學迅速受到世界的關注,特別是受到歐美國家的關注,這絕不能僅僅從中國科幻小說本身來解釋,這與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存在感的增強密切相關。”劉慈欣說:“作為一名科幻作家,身處這樣一個偉大時代是最大的幸運,應該努力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作品。”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清泉永遠比淤泥更值得擁有,光明永遠比黑暗更值得歌頌”“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北京蓬蒿人劇場藝術總監王翔一邊翻看手機里拍下的照片,一邊念著總書記講話中的精彩語句。北京蓬蒿人劇場是中國第一個民間獨立劇場,8年間向觀眾奉上400多部、2500多場話劇等舞臺劇,承辦了7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總書記希望文藝工作者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王翔對此深有感觸:“文藝讓人溫暖,內心充實,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道德和修養。作為民營企業,蓬蒿人劇場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社會責任。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文藝工作者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講好中國故事,這在當下語境很有意義。”香港青年作家葛亮說:“中國故事代表著對傳統的接續與延承,同時也是增強民族文化特質的基石。如何以一個現代人的角度理解與恰如其分地呈現中國歷史,同時不忘寫作初心,是每個年輕寫者必須面對的命題與挑戰,也是不斷在磨礪中走向成熟必須經歷的人生軌跡。就這個意義而言,我花了7年時間完成的長篇小說《北鳶》的書寫過程,是自我沉淀之道,也是對‘中國故事’的一份綿薄回應。”

      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青年評論家夏烈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包羅文藝基本規律,其論述在所有文藝門類中具有普適性。“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他繼而為這個文藝的時代精神賦予了‘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的判斷,這同樣為網絡文學發展及其精品化指明了要害。網絡文學已經顯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審美表達的那部分優勢,以及創新創造的文化融合,應該被我們進一步肯定、褒揚,使之上升到寫作者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高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藝術界的前輩們已經在各個領域都創造了相當輝煌的成績,也是當代青年創作者面臨的一個個高原、高峰。所以,我們和世界優秀文化藝術作比較的同時,要有文化對等的概念,要勇于傳播我們的文化。”空政文工團創作室青年作曲家楊帆說:“好的作品不只滿足于讓國人交口稱贊,更需要在國際上產生反響。尤其對于我們音樂創作而言,一方面要認真挖掘國內豐富的民族文化寶庫,比如少數民族音樂、傳統器樂等,繼承其中的精華。另一方面也不妨將當代具影響力的音樂形式,比如交響樂融合其中,產生新的效果。”

      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

      聽完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新當選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的青年相聲演員苗阜很長時間都處于激動狀態。聽到總書記關于文聯、作協要加強對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的團結引導的話語,苗阜有一種“找到家的感覺”。他說周圍很多和他一樣的新文藝群體代表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和老百姓貼得很近,每年都要在民間進行很多演出。我很能體會要用文藝服務人民、歌頌人民的意義。這次,我們有了組織的指導和關懷,確實讓人感到溫暖,以后一定會更加承擔好自己的社會責任。”

      28歲的李琭璐是本次作代會代表中最年輕的報告文學作家。習近平總書記說,文藝工作者應該“追隨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報告文學作家和記者的雙重身份,讓她對這句話感受尤為深刻。為寫作《中國高考狀元的悲喜人生》《如果青春可以重來——中國超常教育三十五年反思錄》,她在數所高校和科研機構中穿梭,爬梳三十多年間的人和事。為寫作《落寞夕陽——中國農村留守老人采訪記》,她的雙腳深深扎進山西農村的泥土中。“在簡陋的灶臺旁和田壟里,老人們把他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告訴我,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樣值得我們關注。”李琭璐說,“報告文學作家是講中國故事最多,也應該是最善于講中國故事的一個群體。我們應該永遠‘在路上’,動筆前,我應該在路上,去捕捉鮮活、獨特的現實故事,回到家里,心也應該在路上,讓時代的律動充滿字里行間,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

      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對文藝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對此我深有感觸。”新當選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的網絡作家天蠶土豆認為,當前網絡文學發展蓬勃,部分優秀作品已經走出國門,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但同時,因為網絡文學門檻比較低,大量作品涌入市場,因此難免出現嚴重同質化現象,所以,創新、創造、拔高文本品質、融入更多文化氣質,是當前網絡文學需要進一步努力的目標。“我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加強學習,拓寬視野,錘煉文筆,陶冶性情,創作更多有新意、有品格、有精神、有特質的精品,來提亮網絡文學略顯暗沉的輪廓。應以傳遞文學精神為己任,借助龐大便利快捷的網絡媒介,開拓更為寬闊多樣的創作格局,在網文的新鮮、靈活、平實、豐富的基礎上,拓展深度,提升高度,傳遞積極的人文精神和文學信念。”天蠶土豆說。

      說到“勇于創新創造”,青年歌手平安也很有感觸:“總書記先說文化自信,而后說勇于創新。傳承是創新的基礎。我們首先需要把傳統的好的東西保留下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創新。另外,花心思把傳統的音樂用現代觀眾習慣的方式展現出來,這也是一種創新。”

      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

      “身為一名演員,我清楚地知道,文藝工作者應該追求什么境界。我希望觀眾看到的自己不是一個花瓶,而是有質感、有溫度、能夠引起思考的角色。所以我很長一段時間接戲的標準就是:這部作品要有正能量,這個題材要有社會效應,這個人物要接地氣。”青年演員佟麗婭說:“當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熱播的時候,有很多人給我留言說,這部戲讓他們對北漂生活不再害怕,沈冰這個人物讓他們對愛情有了美好的憧憬。正是這些來自觀眾的聲音讓我認識到作為演員應該有的社會責任。真善美是我的畢生追求,我要響應總書記的號召,繼續從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藝術積累,進行美的創造。”

      網絡作家天下歸元說:“習近平總書記說,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這一點對網絡文學,尤其重要。網絡文學因為門檻低,所以也導致作品良莠不齊,其中自然也就出了一些走捷徑博取眼球的作品,但這種作品,在最后無一例外會徹底地失敗。唯有在作品中,具備著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才能夠讓作品具備感染力,感動讀者。網絡作家應該以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作為指導,樹立正確的‘三觀’,用正能量創造出具備感染力的作品。”

      《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04日?06版)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
    郁鈞劍:一味靠攏美聲我們已失去真正的民族唱法
    亮瞎!這是戰斗民族的毛褲:保暖耐用還防色狼
    紀念孫中山,從"振興中華"到"民族復興"的價值傳承

    相關鏈接:
    紀念孫中山,從"振興中華"到"民族復興"的價值傳承
    亮瞎!這是戰斗民族的毛褲:保暖耐用還防色狼
    郁鈞劍:一味靠攏美聲我們已失去真正的民族唱法
    習近平: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
    “戰斗民族”空姐太驚艷!俄羅斯最美空姐是她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石佳]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