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回海南是我9歲那年,遵祖父之命回家鄉學習中文。”12月8日晚接受記者采訪時,泰國海南會館理事長陳文秋鄉音難改,他堅持用海南話講他的故事,訴說他的思鄉情。
這一次,泰國海南會館率海南鄉親代表團一行436人回到家鄉海南,將開啟為期一周的探親考察。這也是建省以來泰國海南會館組織的規模最大的回鄉訪問團,以考察海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情況,加強海南和泰國之間的民間友好交往。
目前居住在泰國的海南鄉親有200多萬人,泰國是瓊籍華僑華人最集中的海外聚居地。陳文秋說,之所以率領規模如此之大的代表團,是因為旅泰海南鄉親中不少都曾表達想要回海南探親的強烈愿望。
祖籍海南文昌的陳文秋,1938年生于泰國,回憶起在海南學習中文的那段歲月,陳文秋仍歷歷在目。其實最初自己對家鄉沒什么概念,正是在長輩一遍遍地教導下,他才在心里牢牢記住了自己是中國人,根在海南。陳文秋說:“回到泰國后就沒什么機會講中文了,但我仍堅持教導我的兒孫學習中文,讓他們不忘根、不忘本。”
泰國陳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陳成剛1974年隨母親前往泰國生活,當年他不過16歲。“已是少年的我對家鄉印象十分深刻,在泰國的日子里,思鄉滋味實在難熬。”陳成剛說,如今有條件了,他便頻繁回海南探親。
尋根之旅應當延續。為了拉近孩子與家鄉的關系,和很多僑胞一樣,陳成剛總和后代講海南的故事,他還把孩子送到海南讀大學,為的就是維系鄉情,以尋找機會回報家鄉。
此次泰國海南會館率海南鄉親代表團回鄉探親,一是為了聯絡感情,考察家鄉變化發展,二是為了投資合作。“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近些年海南發展速度很快,我甚至感覺每次回海南都要迷路了。”泰國海南會館副理事長云天鴻還專程體驗乘坐環島高鐵,他連連感慨,環島高鐵和博鰲機場等已然成了海南新名片。他說,在泰國打拼的海南鄉親大多從事酒店經營、木材銷售、餐飲等行業,他們都很期待能在海南找到合適的投資領域。
海南與泰國自然氣候和風俗習慣相近,特別是去年1月開通直達航班后,兩地交流更加頻繁。陳文秋說,瓊籍泰國華人華僑一直關心和支持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在海南遭受超強臺風“威馬遜”等重大自然災害時,很多瓊籍僑胞還伸出友誼之手,捐款捐物,支持家鄉災后重建。
海南已進入發展新階段,陳文秋代表泰國海南鄉親們表示,他們同樣希望抓住海南發展機遇,找機會回鄉投資興業,參與家鄉建設。
?
相關鏈接:
男子娶越南媳婦回家 丈母娘來探親后母女消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