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4日消息(記者光明?通訊員饒小旭)隨著生鮮、電商、跨境電商以及020市場的快速崛起,冷鏈宅配、生鮮供應鏈、冷鏈資源交易平臺等新興“互聯網+農業”模式不斷涌現。記者從正在海口召開的中國冷鏈物流年會上獲悉,海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預計2017年全面建成,將成為海南綜合服務保障能力最強的一站式全類型食品供應平臺。
中冷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5年底,我國冷庫總容量達到3740萬噸(折合約935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約12.6%,冷藏車和保溫車保有量約為9.3萬輛,同比增長23.1%。據有關統計,2015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的冷鏈流通率已分別達到22%、34%和41%,冷藏運輸率分別達到35%、57%和69%,有效降低了生鮮農產品和易腐食品的腐損率,為保障食品的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作出了積極貢獻。
與會專家指出,由于起步較晚,海南冷鏈物流產業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明顯差距。表現在冷鏈經營意識不足,冷鏈物流使用率低;缺乏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完整的冷鏈體系尚未形成。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破解“互聯網+農業”配送短板,總投資23億元海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設力度,在一期已于2015年全面投產的基礎上,二期將于2017年全面投產運行。海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由羅牛山公司建設和運營,定位“海南最具規模和多樣性的一站式全類型食品供應平臺”,包括國際農產品展示中心、電商交易中心、倉儲服務中心、配送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萊茵檢測中心、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企業孵化區及配套綜合商業體等。
冷鏈物流園作為海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的核心板塊,是海南首個集倉儲、加工、檢測、交易、配送、產業服務、電子商務于一體的新一代第三方綜合供應鏈平臺,分為物流中心、冷藏中心、配送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四個功能區。
與會代表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海南農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迎來了關于跨境交易農產品質量和標準的前所未有的挑戰。海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規劃保稅物流區域,為海南本土農產品與進口農產品的倉儲與運輸配送提供優質的流通平臺,加速跨境電商和進出口貿易,以及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
?
?
相關鏈接:
瓊海落實冬交會訂單75宗 金額達20多億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