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規之爭
“網上授課,和拿專欄稿費有何區別”
去年上半年,一張在職老師在線輔導的課程清單就引發網友熱議,有2000多名學生購買了某位名師的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很快,這位老師就因“一小時收入1.8萬”出了名。
一位在線教育網絡平臺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職教師多以較低調方式出現,比如用“某某老師”,上課圖像會經過處理。
雖然已經辭職,但史金霞表示,她查閱過教育部門相關材料,“目前沒有一項法律法規明令禁止老師網上有償授課。網課平臺邀請我去開專題講座,這和我寫專欄給雜志,雜志付我稿費有什么區別?”
禁有償補課文件,均未提網上授課
在職教師網絡有償授課究竟是否違規?揚子晚報記者查閱了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
2015年,教育部發文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江蘇省《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明確將“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或者組織、參與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有償補課”定性為“違反師德”。
南京市教育局陸續出臺《關于禁止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規定》、《關于規范師德師風投訴處理的意見》等文件,明確指出“特級教師、教授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從事有償家教的,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調查核實,報經市教育局審核后,上報有關部門批準,撤銷其相關榮譽稱號,取消相關待遇;見習期未滿的新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學校不再與其簽訂聘用合同”。
然而,上面這些規定,均沒有明確提到“網上有償授課”是否違規。有教育界人士認為,老師如果通過網絡有償輔導學生應試的內容應該屬于違規。
專家觀點
無法律規定,行政禁令又難經推敲……
老師成了“網紅” 過半家長會擔心
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授課,家長能不能接受?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小學生家長群中做了一項微調查,共有21名家長回復了記者的提問。
21名家長中,有9位家長表示“能接受”。小學一年級家長石先生認為,老師有權利分配自己的業余時間,只要不耽誤課堂教學,這和學生、家長都沒有關系。小學三年級家長王女士表示,“孩子的語文老師水平很高,如果她愿意課后開網絡寫作課,我家第一個報名。”
此外,有12位家長表示了一定的擔心。揚子晚報記者總結發現,家長主要擔心兩個問題:一是老師在網絡授課投入過多精力后,可能會影響本職工作,造成課堂教學質量下降;二是糾結老師網上開課后,孩子到底要不要上。
“如果老師開課了,我們沒有去上,會不會導致跟不上其他孩子。而且,這事被老師知道了,她會不會不高興,總之就有類似的擔心吧。”一位媽媽回答說。
對于史金霞老師辭職做在線教育一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老師推廣知識受到了社會輿論的擠壓,辭職是老師的個人選擇和自由。在線教育把老師推向完全公開的平臺,聽眾多不多完全取決于授課水平,從目前看拿到高回報的老師并不多,不會引發公職老師的辭職潮。
熊丙奇認為,網上有償授課是教師的權利,但確實存在爭議。社會上,大學老師網上有償授課是被鼓勵的,而中小學老師就存在較大爭議。中國沒有法律規定禁止教師有償授課,只是從行政規定上進行了禁止,但行政規定經不起推敲。只有從法律上劃定老師的權利和義務,保障教師的切身利益,才能消除爭議。國外禁止教師有償授課的基本前提是實行了國家教育公務員制,劃分了教師的權利與責任。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