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2016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公布。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臺遺跡、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青銅時代聚落遺址、河南洛陽市西朱村曹魏墓入選。今年還新設了國外考古新發現,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古城遺址榜上有名。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2016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公布 4項是史前遺址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1-11 09:42

      明鐵佩古城遺址發掘現場及出土遺物

      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2016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公布。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臺遺跡、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青銅時代聚落遺址、河南洛陽市西朱村曹魏墓入選。今年還新設了國外考古新發現,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古城遺址榜上有名。

      它們為何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首設的“國外考古新發現”又有何特別之處?

      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

      研究貴州地區史前人類的重要線索

      牛坡洞遺址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發現10余處用火遺跡、2處活動面、7座墓葬等。此外還發現大量地層關系明確的文化遺物,包括石器、骨器、陶器等生活用具、生產工具以及與加工打制石器有關的石料、斷塊、石核、石片等。

      牛坡洞遺址的發掘,首次在黔中地區建立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年代序列。遺址中的墓葬,填補了貴州地區史前洞穴遺址中不見墓葬的空白,為研究該地區史前人類體質特征提供了重要線索。首次在貴州區域內的以細小打制石制品為主要內涵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識別出細石器制品,為研究細石器工藝在西南地區的出現與傳播提供了重要資料。

      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

      完整揭露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營建過程

      從2014年至2016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朝陽市龍城區博物館聯合對半拉山墓地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此次發掘面積約1600平方米,清理墓葬78座、祭壇1座和祭祀坑29座,出土遺物僅玉器一項就達140余件。

      該積石冢的發掘完整揭露出了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營建全過程。該積石冢層位關系明確,為研究積石冢的修建過程提供了完整的材料,為西遼河流域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營建過程樹立了一個標桿;墓地布局、墓葬結構、出土遺物等對紅山文化埋葬習俗以及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代表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史前聚落。本次發掘新發現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時期的玉器,豐富了中華文明進程研究的內涵。在譚家嶺遺址東部除揭露出屈家嶺文化晚期土坑墓和石家河文化早期大型房基外,新發現后石家河文化時期的甕棺5座,出土雙人連體頭像玉玦、虎座雙鷹玉飾等240余件玉器。這些玉器形態優美、造型生動,多數玉器表面有精美的線刻圖案、復雜的透雕和細如針尖的鉆孔,普遍使用的圓雕、透雕、減地陽刻、淺浮雕線刻工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對石家河古城外圍高崗、低地的系統勘探以及對三房灣遺址南部發掘所獲資料,有助于深入了解石家河遺址群的整體布局與結構。

      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臺遺跡

      中國早期銅器的又一次重要發現

      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臺遺跡發現并揭露出其主要組成部分自東(外)向西(內)依次為廣場、甕城、南北墩臺、門道等,廣場面積超過2100平方米。

      遺址發現的較為重要遺物有銅器、石范、玉器及骨針“制作鏈”相關遺物。從共存陶器來看,銅器年代為龍山時代晚期至二里頭時期,是中國早期銅器的又一次重要發現。皇城臺門址甕城外玉器的發現再一次證實了石峁玉器的特有埋藏背景。從皇城臺頂部棄置于西北角包墻的大量獸骨中發現了完整的骨針“制作鏈”,預示著皇城臺頂部偏向西北某處可能存在著制骨手工業作坊,為探索皇城臺頂部聚落結構和石峁城址內部功能區劃提供了重要線索。

      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青銅時代聚落遺址

      將煤的開發利用歷史上推近千年

      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遺址地處喀什河北岸吉仁臺峽谷谷口三級臺地上,東西長400、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該遺址是目前伊犁地區發現面積最大、時代最早的青銅時代聚落遺址,為研究當時社會組織結構、社會發展階段、文化演變等提供重要資料。

      遺址內發現的目前新疆乃至中國較早的鑄銅陶范、風管、煉渣、爐灰等可以明確遺址存在鑄銅活動,對中國冶金考古研究意義重大;遺址內發現的3件鐵塊年代較早,對研究冶鐵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遺址內發現的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遺跡,將煤的開發利用的歷史上推近千年。

      河南洛陽市西朱村曹魏墓

      為研究曹魏時期陵區問題提供重要資料

      墓葬雖被嚴重盜掘,但仍出土了一批重要遺物,主要有陶器、鐵器、銅器、漆木器和玉石器等共約500余件。墓葬出土的隨葬品與洛陽正始八年墓、曹休墓出土部分器物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呈現出從東漢到西晉的過渡特征。墓葬出土的石圭、璧等禮器,非普通之物。尤其是刻銘石牌,此前僅見于曹操高陵,石牌的尺寸及書寫內容、格式與曹操高陵所出土的刻銘石牌相似,具有較為明顯的時代和等級指向。

      此次發現為曹魏時期陵區的選址和建制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古城遺址

      中烏聯手“重寫”中亞傳奇古城歷史

      2012—2015年,按照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成專門考古隊,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業人員聯合對明鐵佩遺址進行了4次考古發掘。在前4年考古工作基礎上,2016年秋季的第五次發掘,首次發現了明鐵佩遺址外郭城城墻,獲得了對該城址空間范圍的全新認識;同時在對內城南部手工業作坊區的發掘中,首次廓清了作坊建筑特點、文化內涵。

      2016年度秋季的重要考古發現表明,明鐵佩古城作為公元前后費爾干納盆地內的面積最大的城址,在烏茲別克斯坦古代城址中也屬于最大級別的古代城址。這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使得國際考古學界重新認識中亞地區的明鐵佩遺址,對于重新定位明鐵佩古城在費爾干納盆地和古代中亞歷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11日 12 版)

    ?

    相關鏈接: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啟動
    英男子花光積蓄買地 意外發掘中世紀古城遺址(組圖)
    中山古鎮啟動歷史遺址文物的修繕保護工作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 村民稱挖出金子銀錠
    埃及發現逾7000年前古城遺址 內含15個大墓葬

    ?

    相關鏈接:
    埃及發現逾7000年前古城遺址 內含15個大墓葬
    中山古鎮啟動歷史遺址文物的修繕保護工作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 村民稱挖出金子銀錠
    英男子花光積蓄買地 意外發掘中世紀古城遺址(組圖)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啟動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志強]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