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轟隆~轟隆~”伴隨著齒輪轉動的聲音,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筧川村花海基地,一列滿載著游客的觀光火車映襯著藍天白云綠水,緩緩駛向遠處……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美麗鄉村建設的筧川樣本:治水煥新顏 繪景潤民生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1-20 08:53

    筧川村 縉云宣傳部提供

      “轟隆~轟隆~”伴隨著齒輪轉動的聲音,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筧川村花海基地,一列滿載著游客的觀光火車映襯著藍天白云綠水,緩緩駛向遠處……

      此情此景讓人難以聯想,五年前這里還垃圾滿地,污水橫流。別說發展鄉村旅游,就連本村人都想“逃離”,改變源于2014年的一紙治水“軍令狀”。

      在當年兩會期間,聽聞施頌勤“訴苦”村里治污水缺乏資金,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當即特批100萬,為該村的治水困局撕開了口子。

      “如果沒有治水,就不會有美麗環境,更不會催生美麗經濟。”施頌勤感慨萬分。

      歷史的意義,總是在回望的時刻更顯清晰。筧川村的美麗轉身正是浙江治水的縮影。三年治水,浙江不僅治出了秀山美景,更治出了發展后勁。

    筧川花海 縉云宣傳部提供

      水之清:江河復綠水復清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也率先感受水環境所帶來的壓力。

      面對嚴峻的生態形勢,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決策部署。

      擔任了20多年村書記的施頌勤從未想過,有一天,筧川村的發展會因治水而得到改寫。

      筧川村有村民1900來戶,以種香菇、養雞鴨為主,日益增多的生活污水破壞了小山村原本的清麗。

      雖然早在2006年,筧川村就建了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但并沒有產生實質作用。2010年,筧川村再次投入80萬元,建起了更大的污水處理池,但仍有一半村民家的生活污水沒有納入到統一污水管網。

      筧川村的境遇并不是個例。由于畜禽養殖、生活垃圾等原因,農村水污染防治,在許多地方既是要事,亦是難事。

      轉機發生在2014年。在當年浙江兩會期間,作為浙江省人大代表的施頌勤向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訴苦”,村里資金不足,尚未把村里的生活污水全部納入管網……聽到這里,夏寶龍當場拍板,表示要給筧川村100萬的治水資金。

      施頌勤一下子激動起來,當場表態:“用一年的時間,一定把這個事情做好。”

      拿到治水資金回到村里后,施頌勤就馬上“擼起袖子”,成立了7人工作小組,再次啟動了納管工程。2015年,筧川村內95%以上家庭的生活污水完成納管,結束了“污水橫流”的局面。

      如今在筧川村,污水全都通過管道排入污水井,并且有專人負責維護。走在村里,只見一股清流瀠堂繞戶,穿村而過,依舊清澈不變。

    筧川花海 縉云宣傳部提供

      水之美:精耕細作扮靚鄉村

      “正本清源”只是筧川村在治水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水不僅要變清,還要變美。”施頌勤認為,不應只把治水簡單看成是一次完成約定,更應把其作為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主戰場。

      從2014年7月開始,“梳洗”干凈后的筧川村開始精心“裝扮”,啟動了“活水進村”工程及“六線入地”工程,把橫在空中的網線,統統埋入地下。

      不僅如此,筧川村還結合“三改一拆”、“六邊三化三美”等工作,累計拆除各類違章建筑約7萬多平方米,破舊香菇棚60多個,還對村里150棟沿街的房子進行外立面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然而對于筧川村而言,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僅僅滿足于“外表光鮮”,還要做到“兜里有錢”。

      為把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軌,2016年初,筧川村兩委從部分村民中流轉了500多畝土地到集體,投資1300多萬元,打造筧川“美麗花海”,并輔以浙江省第一條環花海觀光休閑小火車。

      2016年5月20日,筧川村花海正式試營業,短短33天就賣出了400多萬元門票,高峰期每天都有40多萬人,用當地村民的話來說就是“人比花還多!”

    筧川花海 縉云宣傳部提供

      水之富:清水紅利噴涌釋放

      在實現“水清、水美”的同時,筧川村始終不忘做足“水之富”的文章。

      為讓所有村民都能享受到鄉村旅游“紅利”,2016年,村里進行了“筧川花海”的首輪眾籌,村集體出資1600萬元人民幣,其余1400萬元人民幣都由村民入股,短短幾天就被認購一空。

      眼下,筧川村“水上樂園”、“燈光秀”、“婚紗攝影”、“摩天輪”等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中。

      花海開放后帶來了旺盛的人氣,不少村民都動起了“吃旅游飯”的念頭。周君蓮原來在外打工,去年回來將家里裝修一新,開起了農家樂,最熱鬧的時候一天能訂出七八十桌酒菜,短短兩個月就賺了十多萬,“既能守著家,又能賺到錢,真是太好了。”

      自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后,越來越多的電商青年選擇落戶這里,形成了電商一條街,去年40余家農村電商實現年銷售額5000萬元。

      2016年,筧川村集體資產同比增加10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5300元,同比增長10%以上,真正實現了治水美村、生態富民。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攻堅期。迎著社會轉型發展的風口,閱讀筧川村的故事,不難發現,這個偏遠山村以治水為突破口,重繪美景,重塑產業,迎來了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乘法效應,更為中國鄉村復興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完)

    ?

    相關鏈接:

    浙江人大代表邵欽祥談美麗鄉村建設:“住有所居”是保障
    注入“人文內涵” 因地制宜推進海口美麗鄉村建設
    新縣評“星級文明戶”美麗鄉村除陋習
    海口6個村莊被授予省級美麗鄉村
    有序推動城鎮化 海口今年擬建成美麗鄉村35個

    ?

    ?

    相關鏈接:
    有序推動城鎮化 海口今年擬建成美麗鄉村35個
    海口6個村莊被授予省級美麗鄉村
    新縣評“星級文明戶”美麗鄉村除陋習
    注入“人文內涵” 因地制宜推進海口美麗鄉村建設
    浙江人大代表邵欽祥談美麗鄉村建設:“住有所居”是保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奚金燕 李倩倩]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