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何家大院”的創建人何達啟是樂會縣南盈村(今海南瓊海市朝陽區南盈村)人,字華甫,學名榮光。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出生,相貌英俊,被譽“南洋船王”,海口埠上最富傳奇的旅德僑領。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何達啟:被譽“南洋船王”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1-24 11:55

      那是一座曾經讓海口人談論得最多的大宅門,那是一個海口埠上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家族,那里曾有過的輝煌和榮耀映射著海南的一段歷史風云。悠悠百年,時過境遷,這座大宅昔日的浮華隨著流年逝去,風光不再。如今,已很少有人知悉在這座歷經百年風雨的豪門宅院里,海口埠上最傳奇的旅德僑領何達啟的傳奇故事,那個被譽為一代“南洋船王”的神秘男子。

    “何家大院”創建人何達啟。

      從得勝沙步行街拐進西天廟,再往西天廟背后小巷行至50米左右,便來到海口市義興后街67路——何家大院。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豪門院落風光不再,但院門上工藝精湛的木雕圖案,庭院內的百年木棉,羅馬柱撐著的拱形窗門,外墻上歷歷在目的浮雕,依稀可見當年的華麗與輝宏。

      為人篤實厚道終獲回報,這是何家人百年傳承的最樸實家規

      “何家大院”的創建人何達啟是樂會縣南盈村(今海南瓊海市朝陽區南盈村)人,字華甫,學名榮光。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出生,相貌英俊。在廬江郡、三英堂《何氏家譜》上記載著:何達啟為何氏兆成公支南盈王宣公派支,其父名叫何世文,誥封奉改大夫,生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其母王氏,誥授五品夫人,中年守節,家徒四壁,以紡織贍家,生下獨子何達啟。

      十五歲那年,何達啟在母親的撮合下與村里一位年長他兩歲的林姓姑娘成婚。新娘子嫁進何家后就顯示出要掌管何家的意圖,對于年齡小于自己的丈夫,更是嚴加看管。而在何達啟的心里,他是家中獨子,長輩都是當地有名望之人,雖然在他這一輩,家道中落,家世比不上媳婦,但這個少年始終相信自己有能力扛起這個家,不愿成為“妻管嚴”。那時候,樂會很多年輕人都到南洋謀生,在這個少年心里,開始萌生了外出打拼的念頭。

    ”何家大院“尚存的精美木雕。

      “爺爺在婚后不到一個月便告母別家,只身徒步到海口謀生。”何達啟的孫女,今年84歲高齡的何碧玲回憶起那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前塵往事時,“當時,爺爺想拿著新婚后的彩禮到外邊去闖蕩,被妻子發現了,妻子說了一些奚落的話。爺爺認為是侮辱了何家,一氣之下,便出走海口。”

      據《海南百科全書》記載,1883年,何達啟在海口投奔瓊海老鄉幾年后,隨著出南洋的商船去到越南。1886年他經老鄉介紹,轉到馬來西亞當膠工,后進入德國船長家當幫工。何達啟的命運也就此轉變。“爺爺的發家史不僅是海口埠上最傳奇的故事之一,也是我們何家人教育后人的事例。為人篤實厚道終獲回報,這是何家人傳達得最多、最樸實的家規。” 何碧玲說,那一年,德國船長夫婦要回漢堡度假,匆忙中將一個裝滿金銀首飾、股票和地契的箱子遺落了。已經回國的德國夫婦以為再也找不到箱子了,失望至極。本來這次回漢堡,就是要處理巨額的股票業務的,如果找不到這個箱子,他們將面臨破產。誰知,當他們三個月后返回時,何達啟將箱子完好無損地送還給了德國船長。原來他們臨出門時,將箱子忘記在客廳茶幾上。船長欣喜地接過箱子,一把擁抱了這個中國少年。從此,他成為這位船長最信得過的家庭總管,不久,何達啟被船長派到遠洋輪船上當水手,因為通英語,幾年后來往于歐洲和馬來西亞的他升任為船長、德國輪船幫辦。作為努力工作的報償,何達啟曾被德國船長送往德國漢堡,專攻德文和商業經營。

      購進海南第一艘遠洋油輪,被譽為一代“南洋船王”

      1890年,從南洋回到海南的何達啟在海口創辦第一家遠洋“森堡船務公司”,代理海南石油和開發各種業務經營,并從德國漢堡購置了一艘大輪船,首開海口至馬來西亞遠洋航運,并經營海口至其他地區的航線,船隊規模最大時達到10艘。

    脫落的瓷磚上寫滿英文字。

      根據《海南百科全書》,第一次由海口開往馬來西亞的遠洋航運,乃海口當年最有經濟實力的德國僑商何達啟開辟。這要追溯到1886年,到德國留學學習商業經營的何達啟在漢堡看到外國商船來往穿梭時,血氣方剛的他在岸邊暗下決心:發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一艘遠洋輪船,讓外國商船來來往往的海口港也有一艘自己的輪船!更刺激他狠下決心的是,四年前他從海口港轉搭輪船經香港到德國漢堡,他看到停泊在海口港的海南遠洋運輸船都只是小木帆船,運輸量小,還常因輪船的體量小難以抗拒南海掀起的熱帶風暴而常常發生海難,那變幻莫測的熱帶風暴成為闖南洋人心頭上的噩夢。親身經歷的種種,讓這個滿懷志向的年輕人決心做海南之南海海域上的“拓荒者”。

      創辦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瓊安膠園,引發華僑投資開發海南橡膠種植業熱潮

      坊間提起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瓊安膠園,說得最多的是僑商何麟書,很少有人知道,何達啟也是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的開辟者之一。他的船隊冒死帶回的橡膠種子,成為日后海南“橡膠帝國”的黃金種子,他為新中國橡膠事業帶回了希望。

      據史載,1902年,當何達啟還沒被海口商人充分注意時,他已悄悄從德國漢堡購進海南第一艘遠洋油輪,此時的他不僅僅代理外國商船的業務,而且擁有自己豪華的油輪。這是一艘客貨聯運的大油輪,首開一站為馬來西亞。就是在這艘船上,來自馬來西亞橡膠園的第一粒橡膠種子被悄悄運往何達啟的故鄉樂會,橡膠的根開始在海南島上扎了下來。

      據《海南百科全書》記載,1906年,何達啟與叔父何麟書等人合股組建瓊安墾務有限公司,集資五千銀元購買膠種從馬來西亞偷偷船運回瓊,當中的艱難苦楚只有何氏叔侄知道。他們在今瓊海市崇文鄉合口灣辟地十七公頃植膠,創辦了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瓊安膠園,而何達啟自創的榮華墾殖有限公司將橡膠移植成功,此舉引發了華僑投資開發海南橡膠種植業熱潮。

      聲名遠揚,成為海口埠上最早能呼風喚雨的買辦資本家之一

      當時何達啟幾乎壟斷了海南的石油貿易和船務運輸業務,連一些德國、英國人都到他的公司打工,何達啟成為海口當時名副其實的首富。已經富甲一方的何達啟有感于家鄉沒有一個像樣的菜市場,便在海口市博愛南路建起了當時最大的菜市場——展南市場。同時,在海口還擁有南發公司、瓊盈號等多家知名企業商號與眾多房地產,投資涉及航運、陸運、熱作農業、商業貿易、房地產、戲院、書局等。據《海南百科全書》記載:何達啟氣質儒雅,熱心公益,先后資助建設了海口福音醫院(海南農墾醫院的前身),西廟菜市場(今存)、大英山環海中學三層教學樓(日本侵瓊時,大樓遭日機炸毀)等。

    西歐風格的小洋樓里的羅馬柱。

      衣錦還鄉建造百年豪宅“何家大院”,完美融合中西文化精華

      事業有成,衣錦還鄉后,何達啟買地建房,在竹林村建造了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中西合璧”豪門宅院——“何家大院”。

      “20世紀初,它是當年海口規模最大,造型最奢華的豪門大院。當年爺爺建這座大宅時,所有的瓷磚和木料都是他的大油輪從南洋購進的,設計師是一位德國人,整棟房子的設計理念中西結合,里面既有神牌供奉祖先,又有現代通風和衛生條件的套房。”何碧玲從小在這個大院里長大,對這座大宅是再熟悉不過。她說,院里樓房被美麗幽靜的花圃圍繞著,從正門進入后的堂皇富麗的大客廳里,墻正中掛著一面橫直十二平方米的大鏡,鏡中可以看見大門外的過路人,“當年的海口難得一見這么大的鏡面,聽說,這鏡子還是祖父從南洋訂購的。”

    未被拆除的樓梯仍留有老宅院建筑的華麗痕跡。

      何達啟的孫女何黛霞在這座大院住到11歲才搬離,這里處處留著她童年的記憶。“大宅門正中央擺著一個大屏風,兩邊鋪著紅地毯,來訪的客人都是‘走紅毯’進來的。” 何黛霞說,每逢家里有喜事或宴會,家里女眷會穿上精致的旗袍,而父親和叔叔們便會西裝革履,但只要是傳統節日,便會換上長袍。“何家大院還是當年海南第一個用鋼筋水泥修建的房子。” 何黛霞說。

      而在外人所津津樂道的何家軼事之外,還有著一段鮮有人知的紅色印記。何達啟之孫何子雄告訴記者,何達啟的第十三個兒子何君祥于華中軍政大學四野戰軍參謀隊服役,1948年,這位大家族中英俊勇敢的知識青年在南下解放武漢時犧牲了,這也成了這座大院悲傷的紅色記憶之一。而何達啟最小的兒子何君榮聽到哥哥犧牲的那一刻起,便下決心參加共產黨的隊伍,于1949年年底,成為一名空軍。

      記者陳五男 黃暉 攝影報道

      (海口網1月24日訊)

      

    相關鏈接:

    揭秘海口何家大院團圓飯:近300人就餐 制作超20小時
    臘月二十八何家大院團圓飯
    海口百年大宅何家大院的故事
    何家大院──清末民初海南最奢華的僑領豪宅
    何家大院團圓飯習俗有多少年了?

    ?

    相關鏈接:
    揭秘海口何家大院團圓飯:近300人就餐 制作超20小時
    何家大院團圓飯習俗有多少年了?
    海口百年大宅何家大院的故事
    何家大院──清末民初海南最奢華的僑領豪宅
    臘月二十八何家大院團圓飯
    [來源:海口網] [作者:陳五男 黃暉]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