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與父親僵持在村口的土路上,小笒抱著為上學準備的衣物,只是默默流淚。
世說新詞
輟學
意指學生沒有完成規定學業發生的中途退學行為。在偏遠山區,不少孩子輟學,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學費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包括城市和農村,輟學現象依然存在。如有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輟學;也有的是因為家長認為讀書無用不如回家就業而輟學。
然而,本文主人公——15歲小笒的輟學,有家境貧困的因素,但又遠非如此。她想讀書,且成績優異,學校也愿減免費用,但父母要外出打工,奶奶有病在身,她只能留在家里照顧8歲弟弟。
一位新老師遇到老問題:
輟學。
一個老問題有了新背景:
貧窮,并不是阻礙讀書的最大難題。
當老師改變不了父親讓她輟學的決定時,小笒發了一條短信:
“難道就這樣了?”
這個15歲小女孩的揪心之問,或許也是無數面臨同樣困境的——
留守兒童之問。
已經開學兩天了,全班40個同學陸續到校39人,小笒是唯一的缺席者。她渴望回到學校讀書,但家里不同意:父親和繼母春節后將前往新疆打工,家中8歲的弟弟又無法帶到新疆去。所以,照顧弟弟的任務,只能落在15歲的小笒身上了。
15日一早,班主任王鴻洋和數學老師楊平一起來到小笒家里家訪,反復溝通無果,兩位老師無奈離開。走在山間路上,王鴻洋聲音哽咽:“真的想不通,娃娃那么想讀書,成績那么好,家長為何不讓她讀書?”
廣元市蒼溪縣月山鄉亮埡村,山里的天氣有些陰冷。這時,15歲的小笒抱著幾件換洗衣服,臉上掛著淚痕,站在村口土路上,與父親侯國鵬陷入長久的沉默……
面對家里的困境,一家人愁眉不展。
高一女生的QQ消息:
老師,我不來讀書了
要在家照顧弟弟
寒假來臨前,15歲的小笒找到王鴻洋,欲言又止。頓了半天,她告訴王鴻洋:“王老師,下學期我不來上學了”。王鴻洋有些吃驚,“這孩子平時學習認真,又很聽話,期末全班第二名,咋突然不讀書了呢?!睅追穯栔?,小笒道出實情:春節后父母要去外地打工,自己得留在家里照顧弟弟。
1月7日,班里開期末家長會,王鴻洋找到了小笒的父親侯國鵬。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他擔心自己一個人不能說服侯國鵬,還特意找上有24年教齡的數學老師楊平,希望能一起做通侯國鵬的思想工作。
兩位老師實在想不通侯國鵬為什么不讓孩子讀書了。小笒就讀于廣元蒼溪職業技術中學,建筑專業。王鴻洋承認,讀職中的孩子文化基礎相對要差一些,但只要認真肯學,以后還是非常有希望找到一份對口的工作,甚至有希望考上大學繼續深造。小笒在班里成績優秀,“很有機會考上本科院校的”。
王鴻洋勸侯國鵬:“一個女孩子,如果不讀書了,回去做什么呢?先把弟弟帶大,然后像你們父母這輩一樣,沒有文化,到處辛苦打工?”幾番勸說,侯國鵬沒有再堅持,答應王鴻洋:“只要女兒愿意讀,那就繼續讓她讀”。
本以為事情就這么解決了。但放假沒幾天,楊平收到小笒發來的QQ消息,稱新學期還是不來上學了。理由更是讓楊平心酸:以前父親一個人打工,要養活一家五口,很辛苦。春節后,媽媽(注:繼母)也要出去打工掙錢。家里就剩下奶奶和姐弟倆,而奶奶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所以她得留在家里,照顧弟弟,也照顧奶奶。
楊平趕緊告知了王鴻洋。聽著小笒一五一十地陳述不來上學的理由,王鴻洋心里堵得慌:“很想大喊,但不知道沖誰喊”。
楊平心里很難過,但也有些無奈:高中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了,家長實在不讓孩子讀書,我們也沒什么辦法。想來想去,大概一月十幾號,他在當地論壇發帖,“孩子想讀書,但家里喊她輟學照顧上一年級的弟弟,誰有辦法幫幫她?”楊平說,發帖是希望引起大家關注,看有沒有辦法幫助小笒。但帖子發出后,一些網友不中肯的評論,讓他覺得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這樣,所以幾天后,他又把帖子刪了。
跟女兒發火后,侯國鵬(中)低頭站在路邊。
不歡而散的家訪
父親說:讀職中沒什么用
2月14日,全班40個孩子,39個都到了,唯獨小笒沒有來學校報名。王鴻洋和楊平跟學校領導請示后,決定一起去小笒的家里看看。
2月15日上午,王鴻洋和楊平驅車兩個小時,到了離縣城60公里左右的亮埡村,在小笒的家里,他們從上午10點多坐到了下午2點鐘。
一開始,侯國鵬告訴兩位老師,“一個女娃娃,讀到初中就差不多了……再說,讀個職中也沒什么用”。得知侯國鵬的想法,王鴻洋和楊平就緊緊圍繞讀書的好處,以及不讀書可能面臨的問題,來勸侯國鵬。之后,侯國鵬提到家里的困窘,王鴻洋馬上把學校里能夠給予的資助,一一羅列。
聊了幾個小時,看到老師的真誠和承諾,侯國鵬有些松了口,答應再跟妻子商量一下。小笒也趕緊收拾好了讀書需要的行李,背包里塞不下的一堆衣服,小笒干脆直接抱在了手上。
但說到走的時候,侯國鵬又遲疑起來,王鴻洋說,“看得出來,他并不愿意與妻子商量”。果然,侯國鵬臨時變卦了。家訪就這樣陷入了僵局,看著沉默的父親和快要發火的老師,小笒也不說話,自顧自抱著衣服走出家門,邊走邊流淚。
王鴻洋和楊平有些擔心,一路跟著孩子走,走了差不多兩公里,侯國鵬騎著摩托跟了上來,他喊小笒停下,小笒沒停,他拽了一把女兒。小笒不回家,也不說話,只是哭,父女倆都僵持在村口的土路上。有附近村民上前詢問勸說,侯國鵬欲言又止,只是不斷重復,“各家有各家的難處?!?/p>
王鴻洋和楊平也一起站在路旁,該說的話都說過了,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跟侯國鵬溝通了。
小笒的家,只有幾間土屋。
幫扶計劃已經有了
學??蓽p免學雜費 發助學金
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侯國鵬曾提及家里沒錢,但在兩位老師看來,這不是最要緊的問題。
對于小笒,王鴻洋早就想好了幫扶計劃。他已經跟學校食堂聯系過,可以讓小笒在食堂打工,幫忙舀一下菜,然后就可以免費在食堂吃飯。至于其他費用,他會找學校想辦法。“事實上,像小笒這樣的貧困家庭學生,學校有相應的幫扶舉措。”王鴻洋向記者列舉了其他貧困家庭學生的例子:學??蓽p免部分學雜費,也會發放貧困助學金,“有些學生不僅不花一分錢讀書,還相當于學校給他發一點零花錢?!?/p>
對此,蒼溪職中伏校長也向成都商報記者證實,如果小笒回到學校,學校將盡力給予她相應照顧。
想起這些,家訪完畢從亮埡村的土路出來,王鴻洋低著頭走路,突然說,“真想不通,現在這個時代了,當家長的還不讓孩子讀書……”他有些哽咽,剩下的話已經說不出來。
這是王鴻洋當老師的第二年,從大學畢業后,就到了蒼溪職業中學任教。“班上的學生都很團結,我覺得40個學生就是一個整體,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讀到畢業?!?/p>
“離開村口的時候,我都不敢回頭看她?!蓖貘櫻罅私獾?,此前,小笒曾向親生母親求助過,但得到的答復是“她管不到”。“所以,她只有把回到學校的愿望寄托在我們老師身上,我卻讓她失望了。”
王鴻洋回到學校后,小笒給他發了一條短信:“難道就這樣了?”看到這條信息,王鴻洋不敢回,也不知道怎么回。他知道小笒心里難過,可幫不了她,他心里更難過。
為何不讓孩子讀書
知道對不起女兒,但能怎么辦
孩子成績好,又想讀書,費用問題也能解決,為什么家長就不讓孩子讀書了呢?16日中午,成都商報記者再次來到侯國鵬的家,女兒去了集市上,母親在地里勞動,他一個人在廚房燒火煮豬食。侯國鵬說,最近他的壓力也很大。“娃娃讀不成書,我的心里也不好受。”
他起身來,帶著記者到三間土屋里走了一圈。三間土屋里,除了簡單破舊的家具,全部空空如也。正巧母親干活回來,母子倆坐在土屋里,紅著眼睛講述起家里這些年遭受的變故,父親去世前兩次入院治療,讓本來就困難的家庭,背下了將近10萬元債務。前不久,母親又檢查出腿上長了一塊腫瘤,計劃做手術,“還不知道要多少錢”。
侯國鵬在新疆做木工,一年能掙3萬元。面對一家五口的開支,他說省吃儉用掙一年,依然入不敷出。所以他計劃今年把妻子也帶出去打工,但妻子如果出去,8歲的兒子就無人照顧,母親的病也讓他擔心,他只有把15歲的女兒留在家里,“不然呢,總不可能一大家人全部出去吧”。
中午12點,小笒和繼母鄭紅美趕集歸來。談及小笒的讀書問題,鄭紅美說,她不是如有些鄰居所指責的“只顧親生的,不管非親生的”,也不是反對孩子讀書,而是現實不允許,“靠他爸爸一個人打工掙錢,沒法生活?!?/p>
侯國鵬看著一旁不說話的女兒,聲音低了下來:“我也覺得對不起女兒,她9月份才滿16歲?!钡恢肋€能怎么辦呢?
跟記者單獨走出屋外后,小笒告訴記者,自己心里還是非常想上學,但父親的辛苦她也看在眼里,她說,自己能理解父親的難處。
可不讀書,以后怎么辦呢?小笒搖頭,咬著嘴唇看地上:“不知道……”
對話兩位老師:
貧窮,并不是阻礙讀書的唯一難題
對于小笒面臨的問題,教學多年的楊平也束手無策。他說,以前遇到過學生輟學,但他都沒有這樣難過和糾結,因為多數輟學是孩子自己不愿意讀書,家長和老師無法說服孩子。但這次,是孩子非常想讀書,“一個15歲的女孩,因為要承擔家庭的責任,而不得不放棄讀書的夢想,這實在讓我覺得是一種巨大的無奈和無力。”
了解侯國鵬的想法后,一度很憤怒的王鴻洋,在嘗試慢慢理解侯國鵬的選擇:“貧窮只是問題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而且最難解決的,顯然也不是貧窮問題”。
王鴻洋想起自己的成長。讀書的時候,父母是生怕他不讀書。他還記得父親的原話是,“你能讀到哪,我們就供到哪,最好讀了研究生再讀博士。”顯然,當年的他并不面臨要照顧家里老小之類的問題。這也是他能有一點點理解侯國鵬的原因:“社會資助能解決小笒的讀書費用,但留守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而且,面臨同樣困境的留守兒童,小笒顯然不是唯一一個?!?/p>
但一點點的理解歸一點點的理解,他依然不甘心:“為什么要為了一個孩子犧牲另一個孩子?”他向記者描述起小笒在學校里的樣子:愛學習,成績好,懂禮貌,見了誰都笑嘻嘻的。而且,在職中,有她這樣的成績,完全有機會考上重本院校。“難道這個15歲小女孩的未來,就只能這樣無解了嗎?”
?
?
相關鏈接:
魯山農民想靠說書養家 養女湊不夠伙食費已輟學?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