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不成熟、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的不完善,加上好習慣建立的不易,是阻礙垃圾分類推廣的腸梗阻。有沒有一種模式,可以讓居民快速建立起垃圾分類習慣?同時又在垃圾回收利用上,真正體現分類的效果?最近,合肥市蜀山區嘗試引入一種新的智慧垃圾分類系統,試點成熟后,或將在更大范圍內推開。
2月18日,記者在蜀山區三里庵街道梅山公寓小區見到了這里剛剛投入使用的智慧垃圾分類設備。這套設備包括智能垃圾分類箱、智能垃圾分類可回收箱和垃圾袋自動領取機。跟目前常見的分類垃圾箱不同,這套設備通過互聯網和自動化技術的運用,在居民垃圾分類投遞的行為引導上更加“智慧”。雖然看起來復雜,但實際操作過一次后,就能熟練掌握。
首先是垃圾袋自動領取機。放置在小區大門附近的這臺設備使用起來和常見的飲料自動販賣柜差不多。只不過這臺機器并不需要投幣,居民可以使用系統為每戶配備的卡片,免費刷卡領取垃圾分類專用的垃圾袋。每戶每月可以領取兩卷,每卷包括30個垃圾袋,正好是一個月的用量。其中,綠色的用于裝廚余垃圾,黃色的用于裝其他垃圾,裝上垃圾后,投入到與之對應的相同顏色的垃圾箱里即可。和普通垃圾袋不同,這些垃圾袋從柜體里出來,即被自動打印上領取用戶的專用二維碼,為了確保居民投入正確,垃圾箱上還設有二維碼掃描處,掃描垃圾袋上的二維碼,與之對應的垃圾箱門即可打開。
該套系統為可回收垃圾設置了紙張、金屬、塑料、玻璃四個垃圾箱,這些垃圾都可以進行回收處理。為了鼓勵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垃圾箱還設計了稱重系統,只要投入垃圾,就會自動稱出重量,按照市場價格,給出相應的積分。居民積累的積分可以用來購買系統積分商城上的物品,或參與線下物品兌換。不可回收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廚余垃圾通過專業處理后加工成有機肥料,實現垃圾減量,剩下的其他不可回收垃圾則會被運到垃圾填埋場。
在試點小區,每戶居民都有自己專屬的二維碼,可以實現垃圾的溯源,如果居民投遞錯誤,則會被扣除相應數量的積分,以此引導居民分類習慣的建立。為了適應年輕人的使用習慣,除了使用系統配發的智能卡,領取垃圾袋、投遞垃圾時開啟相應垃圾箱,還可以用手機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
記者看到,不少梅園公寓的居民對新啟用的智慧垃圾分類系統表現出濃厚興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領取垃圾袋,學習操作流程,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一位姓徐的住戶告訴記者,自己家里有很多廢舊電池,“都說電池污染大,用完了扔又不敢扔,不扔又占地方。現在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共識,垃圾分類雖然麻煩點,但這是一個趨勢,希望能從我們小區做起,帶個好頭。”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垃圾圍城已經成為顯著問題。我們一直從事環境服務,目前大力推廣垃圾分類的時機已經成熟,我們希望結合國內的現實情況,探索出一套務實管用的垃圾分類解決方案。”浙江聯運知慧是梅園公寓智慧垃圾分類系統的研發及運營公司,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套系統從想法創意、到流程設計再到設備研發都是由該公司自主創新,目前該系統已經在杭州等地應用。
垃圾分類的難點不僅在于居民習慣的培養,還在于整個渠道的打通。此前,很多地方出現過居民將垃圾分類了,但因為缺乏垃圾分類處理的機制,又被環衛工作人員倒在一起的現象。如何規避形式主義,該負責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健全垃圾分類處理的體系,“我們現在有專門的人員,來負責試點小區的垃圾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希望通過試點,完善機制流程,在更大范圍推廣。”
?
相關鏈接:
駕考改革逾一年:16城市試點自學直考 服務質量提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