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職業農民的四川實踐
成都“種田CEO”父女搭檔管3500畝地年入百萬元
王志全
2014年10月13日,合作社每畝地平均分紅已是700元。“大伙兒拿到的分紅一年比一年多,自然十分高興。”王志全說。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通過新聞媒體傳到了四川成都崇州隆興鎮王志全的耳畔。此時,王志全正站在開滿金黃油菜花的田坎上,難掩激動之情。
從2010開始,崇州探索創立農業共營制: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聘請職業經理人經管,實現土地要素優化配置集中經營。
也是從那時候起,在外打工的王志全回到崇州農村,參與了村里的合作社成立,考取農業職業經理人證書。由他打理的土地也從數十畝,發展到如今3500余畝。在這片家鄉土地上,他學會了科學化管理,年收入達百萬元左右,帶著鄉里鄉親走上致富路。
裝修工變“種田CEO”
管理3500畝地
年入百萬
3月9日,崇州隆興鎮順江村,49歲的王志全走在田坎上,察看剛播下不久的秧苗。與普通種地農民不同,他是三個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管理著共計3500余畝土地,種小麥、水稻、油菜籽,一年收入可達百萬元,“中央的政策好了,農民也更加受益了。”
“我以前也丟下田地出去打工。”王志全說,他曾到大城市做過裝修工。2010年崇州探索創立了農業共營制,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聘請職業經理人經管,來實現土地要素優化配置的集中經營,“我回家遇到合作社成立,便加入了進來。”
2012年5月,王志全通過培訓考試,拿到農業職業經理人證書。幾年間,他所管理的合作社土地,則從數十畝發展到3500余畝。
此后,合作社還開了門市,經營大米、面粉、菜籽油。“都是合作社自己生產加工的。”王志全說,省去中間環節,成本低,百姓也吃得放心。
王志全與女兒在田間。(資料圖片)
培養女兒當接班人
瞅準“農業+鄉村旅游”
“新聞里看到了,習總書記很關心四川農業,還要培養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9日下午,王志全擦了擦頭上的汗水說,“農業其實是技術活,既要講科學,也得有情懷。”
當天下午,在他管理的田地上,還出現了一個年輕女孩身影。“這是我女兒王伶俐,剛大學畢業不久。”王志全說,女兒生在農村,也熱愛這片土地,“估計受我的影響,讀書那會兒就跟著在田間跑。我會培養她當我的接班人。”
對于未來規劃,王志全笑著說,還得“擼起袖子加油干”。目前,他籌建的烘干儲存系統、烘干倉已相繼投運,每天能烘數百噸糧食作物,還能向其他合作社提供有償服務。
此外,他還訂了新計劃。近年來,崇州油菜花吸引了眾多城里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人愿到近郊玩,這也是農業的發展機遇。”王志全分析。他將優質米、油拿到菜花節上售賣,“目前賣得挺好,接下來會考慮在菜花節上,搞特色農村餐飲。”
數據
成都有7134位農業職業經理人
王志全只是成都眾多農業職業經理人中的一員。從2011年起,成都便開始培養農業職業經理人。根據成都市農委公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成都持證農業職業經理人達7134人,其中初級3380人、中級3606人、高級148人。
為了培養更優質的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去年,成都確定四川農業大學、成都農職學院、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成都大學、成都電大、成都市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為2016年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機構。
此外,成都選派了農業職業經理人,前往浙江等地深入學習,還開展“十佳”、“優秀”農業職業經理人評選活動,促進經理人們相互學習。
目前,成都將進一步創新培育機制,著力抓好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品牌營銷等培訓,今年力爭培育職業農民20000人、農業職業經理人2700人、林業職業經理人200人。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力 實習生 陳琳
?
?
?
?
相關鏈接:
萬達電商4年3換CEO背后:即便是CEO也沒太多決策能力
致同英國CEO:中企在英投資持續增長
沃爾沃中國前CEO童志遠加盟長江汽車 新能源競爭加劇
360金融CEO徐軍榮獲“2017胡潤中國新金融行業年度風云人物”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