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3月23日電
新華社周相吉、王偉
川中丘陵農村,村民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短缺較為普遍。但今年春耕時節,田地里卻是一片繁忙景象:拖拉機、旋耕機來回穿梭在田間地頭,“歡騰”的小型農機正在忙著“鬧”春耕。
23日上午,在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石湍鎮萬字格村,久宏源家庭農場的業主李學久的田里,拖拉機、旋耕機來回穿梭。“機械化耕作硬是好,方便又省事!”李學久說,去年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機播了30畝玉米,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實現了增產增收。今年,嘗到甜頭的他,已準備擴大機播玉米的種植面積。
????在四川丘陵地區,隨著土地整理項目的推進和交通設施的改善,一些適合丘區的農業機械也能作業。“以前種玉米,大家要去地里挖窩子、下肥料、播種子,按照這種搞法,30畝地要10個人耗時一周才能完成,人工費用要好幾千元?!崩顚W久說,更關鍵的是,農村找不到什么勞動力。
????樂至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2017年,樂至縣計劃完成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0.2萬畝,其中玉米33萬畝,水稻25.2萬畝,紅苕18萬畝,大豆22萬畝,土豆2萬畝……這么大面積的種植,在青壯年村民幾乎外出的樂至縣,該怎么辦呢?
“使用機械化耕作,很好解決了勞力不足這個問題?!笔逆偼呐d專業合作社社員唐祥友說,合作社從最初僅有兩臺收割機,到現在已發展有各類農機十多臺,實現了整地、播種、收割一條龍服務?!皺C農結合”的新模式,不僅給合作社多帶來了收入,也給周邊農民提供了幫助。
????記者了解到,以樂至縣為代表的川中丘陵地區,正搶抓春耕有利時節,大力扶持以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為主的農機作業服務龍頭,大力推廣適合丘區的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目前,該縣已檢修各類農機3200余臺次,將有7000余臺農機投入使用。
“在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農村尤其丘陵地區的農業機械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睒分量h農業局農技站站長李遠鴻說,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不可能再使用“刀耕火種”式的生產方式,農業機械化在丘陵地區的推廣也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
相關鏈接:
川中“匠心” 我們身邊的文物修復師?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