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中午吃飯聽兩個同事閑話“網絡育兒經”。一個說自家孩子如何聰明,能自行從網上獲取各種學習資源并和老師互動。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網絡是靈藥還是禍首?你真的只是被朋友圈綁架了嗎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3-24 15:39

      中午吃飯聽兩個同事閑話“網絡育兒經”。一個說自家孩子如何聰明,能自行從網上獲取各種學習資源并和老師互動。網絡成了孩子成長的好幫手。另一個強調堅決執行“斷網”政策,不讓孩子接觸網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兩人各執一詞。

      網絡技術到底是帶來更多資源的萬靈藥,還是打開魔盒的禍首?我想,就像莫泊桑說的,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網絡亦如是,關鍵是要學會聆聽網絡技術自身獨特的“還嘴”。唯有恢復網絡技術與人之間的活潑關系后,才有可能在Web2.0時代更有意義地與技術共處,通過技術生活。

      技術的“還嘴”

      許多人相信數字網絡是達到更高效率、更強感官刺激,甚至直達更美好生活的南山捷徑。但當網絡技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后,這種想法大多落空。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未如約而至,懷舊情緒反倒像救命稻草一樣滋生出來,網絡開始被不少人當做導致各種挫敗感和焦慮感的替罪羊。

      無論捷徑還是替罪羊,兩種論調都將網絡技術視為被人們使用的“沉默”對象,我們對網絡技術在生活中對使用者的“還嘴”聽而不聞。

      網絡技術又不會說話,如何向人“還嘴”?其實,技術的“還嘴”并不必借助語言,更多情況下,網絡技術會以其本身內在規律反向設定使用者所處的時空。技術自身的“語法”規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的流行語言和個人的自我認同。

      比如說數字網絡具有非線性、異時性和海量等傳播特點。這就好比在大眾媒體時代,電視的技術特點創造出家人圍坐客廳觀看電視的日常實踐,網絡技術也反向規定了使用者在生活的不同領域都須適應多線任務、碎片化閱讀和定制化信息服務等新環境。這種反向規定即技術向我們進行“還嘴”的方式。回憶下,國人過年時廣泛流傳的各種拜年段子就體現了網絡技術的“還嘴”。拜年段子創造出了朋友間嶄新的交往儀式,原來因各種原因沒辦法或沒必要聯系的人被拜年段子重新勾連起來。同時,技術的“還嘴”還以極低的成本大量消費并迅速創造出中國人拜年時的新語言類型。網絡技術對個人,甚至是對整個文化的“還嘴”在熱鬧非凡的網絡拜年活動中生動體現。

      技術的“還嘴”也不是單向的。人們需要有意識地與技術的“還嘴”進行不間斷的協商。技術與人協商對話的過程可能創造出意料之外的狀況。我們將人與技術的關系視為“活關系”正是為此。這種“活關系”具有的創造力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也多少恢復了網絡時代生活應有的浪漫。例如,網民通過社交網站創造出許多意外的傳播現象。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通過“開心網”與失散多年的兒時朋友網上偶遇。網民與社交媒體技術特點之間的雙向互動也讓類似“表叔”這樣網絡自發的反腐行為涌現。

      另外,不能將網絡技術與人的生活分開后討論如何利用技術改善后者的境遇。這嚴重低估了網絡技術與生活“糾纏”的深入程度。網絡技術通過不斷提高計算能力,已能模擬各種交流界面。像網上聊天、網絡電視、網絡游戲等與線下生活不同的交流空間已大量被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當生活被網絡化,網絡本身可能就從生活中悄然隱去了。這就像供電已成了生活司空見慣的有機組成時,除非技術發生故障,人們大概很少特別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電。讓人入迷的網絡游戲就為人們理解網絡時代的生活提供了恰當的隱喻。沉浸在網絡游戲時空中的玩家體驗到的是作為游戲角色的存在,人們在游戲時空中獲得了與實體空間迥異的審美體驗,創造出新的文化社區、交往儀式和權力感覺等。這種平行體驗構成了他們整體的生活狀況。從這個角度看,要解決網絡游戲上癮,關鍵是通過整體性介入改變個人的生活狀況,而不只是通過措施恢復個人自控的問題。

      可以想象當實際生活的框架中到處都植入了類似游戲那樣“另類”空間的界面,甚至當生活本身成為在異質空間的穿梭體驗時,再去討論網絡技術對生活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多少顯得不合時宜。

      恢復網絡與人的“活”關系

      所以,我想探討的是,有沒有可能恢復網絡技術與人的“活”關系,讓我們更敏感地聆聽技術與生活之間不斷“對話”。這種聆聽要求我們將技術放回到現有生活形態、文化傳統和經濟結構框架內,讓技術本身的邏輯以不同面貌顯露出來。比如,網絡技術本身的重要特點就是海量信息和對大規模合作的動員能力。這種集體情感的激發推動了“人肉搜索”這樣的大規模網民協作。聆聽技術的“還嘴”,理解這種還嘴與生活間的關系,并以個人方式與技術建立關系,可能會成為當今社會重要的社會技能。

      此外,網絡成了重要的生活政治和審美體驗。與關掉電視不同,人們再也無法簡單地關掉網絡了。無論是否愿意,人們在生活中都會越來越多地穿梭于網絡技術支持的各種場景。網絡非但不是生活之外的工具,反而越來越成為連接不同時空并召喚多樣化存在的中介。經由網絡技術在不同交流空間中的停留穿梭創造出新奇的審美體驗。比如在上海街頭到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就需要通過連接網絡的手機APP才能打開。騎行者經由網絡技術打開的不僅僅是實體的自行車本身,更重要的是網絡技術打開了人與城市時空之間新的關聯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共享單車重新體驗城市,重新安排時間。如果說巴黎街頭的閑逛者是現代城市社會的象征符號,在數字技術構建起的異質空間中漫無目的穿梭閑逛的“游蕩者”就形成了網絡時代的獨特景觀。比起達成工具性需求帶來的短暫滿足感,網絡時空中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幽靈般的“游蕩”更多伴隨著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在《殊途》中提到的那種“孤獨旅人,良久佇立踟躕……擇其一端,選擇終定歸宿”的臨界體驗。如何寬容這種“游蕩”并應對這種無法逃避的臨界感,也成了當代人需面對的問題。

      如今,網絡技術已全面介入了生活,網絡構成了當代生活的重要場景,人們無論是否愿意都已身處其中無法自拔。對于網絡究竟帶來“一個全新的美好世界”,還是毀掉了懷舊想象中“過去的好時光”,回答最終總會回到“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更關鍵的挑戰反倒成了個人如何通過與技術進行動態互動,在數字時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教授)

    ?

    ?

    相關鏈接:

    觀察:網游亂象,為中國網絡文化騰飛欠了多少債
    網絡食品安全監管仍需補強
    網絡主播博眼球大鬧大學課堂 無底線胡鬧遭拘留罰款
    合肥一團伙代理網絡賭博總押碼上億元 十人受審
    80后英籍教師到中國追夢走紅網絡

      

    相關鏈接:
    80后英籍教師到中國追夢走紅網絡
    合肥一團伙代理網絡賭博總押碼上億元 十人受審
    網絡主播博眼球大鬧大學課堂 無底線胡鬧遭拘留罰款
    觀察:網游亂象,為中國網絡文化騰飛欠了多少債
    網絡食品安全監管仍需補強
    [來源:文匯報] [作者:]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