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雪君
“河流治理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兼具的工作,海口美舍河治理并不單單只是治水,而是摸索‘金山銀山’之路的具體實踐,是一場不能輸?shù)摹畱?zhàn)役’,從中不難看出政府的決心和魄力。”26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美舍河生態(tài)修復項目顧問鄧新兵可謂一語中的。
一頂草帽,一副眼鏡,兩腳黃泥,皮膚黝黑,語速飛快,說干就干,每日奔波于美舍河各個示范段的角角落落……這便是鄧新兵留給大家的印象。他是三亞市園林環(huán)衛(wèi)局副調研員,也是海口美舍河水體治理和生態(tài)修復項目支援干部。他告訴記者,“河道治理和生態(tài)修復是全國性的難題,海口治水以美舍河為試點,敢于啃這塊最難啃的骨頭,直面17年未解的難題,本身就是一場戰(zhàn)役,而且是主動迎難而上。”
一個治理 四個“造福”
美舍河生態(tài)修復如何讓廣大百姓受益?如何點土成金、打造濱河新業(yè)態(tài)?“相信這是海口市大力整治31條水體的初心,也是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壓力之大難以想象。”說起海口美舍河治理,作為三亞“城市修補、生態(tài)修復”項目的一名負責人,鄧新兵感慨良多,“海口是省會城市,有不少人口密集的老城區(qū),水體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比三亞河的治理復雜太多。”
正可謂難題亦是機會,若能解決便能成為優(yōu)勢。“海口是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如果在改造城市環(huán)境中能形成長效的良性循環(huán),勢必能有力提升整個城市的競爭力,造福百姓。”鄧新兵告訴記者,一個水體治理項目,帶來的至少是四個方面的福祉:能夠促進城市更新發(fā)展、城市功能修補、城市生態(tài)修復、人民的共享,“這將讓‘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不再是一句空話,所以雖然難,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再難海口市委市政府也選擇迎難而上,希望還清流于民。”
小細節(jié)決定大成敗
河流治理耗時漫長,耗資巨大,河流的污染往往只需要幾年或者更短時間。《美舍河水環(huán)境專項整治方案》中,“海綿調蓄、控源截污、分級凈化、科學運營、循環(huán)利用、人水共融”24個字成了美舍河治理的總思路,但簡短的24字背后,都是無數(shù)難題。
“‘外源減排、內源清淤、水質凈化、清水補給、生態(tài)恢復、綜合長效’,短短幾個字,旨在全面恢復河流生態(tài),卻是字字都是文章。”鄧新兵分析說,“水體治理工程浩大,雜事繁多,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能決定成敗。”
一套做法 不斷探索完善
海口從美舍河這塊最難啃的骨頭入手,把它作為城市水體生態(tài)修復試點項目,選取5個生態(tài)示范段同時開工,并以此全面推進海口水體治理。“三亞‘雙修’‘雙城’經驗在30個試點城市中是比較成功的,將三亞經驗引入海口,算是有了一套基礎做法。”鄧新兵說,“作為省會城市,海口要挖掘的潛在價值更大,5個生態(tài)示范段的選擇很有代表性,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將為改造城市環(huán)境、重塑城市形象積累更豐富的經驗,真正做到將民生放首位,讓綠于民、讓路于民、讓景于民、讓海于民,把人融在自然環(huán)境中。”
(海口網3月27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舍河長堤路示范段透水混凝土路面基礎鋪設完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