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近年來,我省涌現出一批素質過硬、作風嚴實、無私奉獻的普通黨員和干部
用擔當詮釋忠誠以實干履行使命
去年2月20日,受湖南省委組織部的邀請,樂東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林北川赴湘考察交流黨建工作,應邀在長沙為湖南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黨建專題培訓班作專題講座。
這場務實生動的報告,讓林北川的事跡以及“樂東經驗”傳遍整個湖南,聽取報告的湖南同志普遍反映,報告內容真實、可信、可學,林北川同志是個有擔當、有辦法的縣委書記。
一位遠在海南的縣委書記為何在三湘大地收獲如此之多贊譽,答案就蘊藏在“樂東之變”中。確保西南部電廠順利落地、大力強化社會治理……只用短短3年時間,樂東就由“最落后縣”一躍成為“全省先進”。2015年,林北川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2017年2月,林北川當選為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縱觀海南的發展,林北川這樣的好干部并非孤例,尤其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廣大黨員干部以過硬的素質、嚴實的作風、忘我的奉獻,經受住了一次次大考,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涌現出一批實干擔當、奮勇爭先的榜樣。
在為民服務一線——他們用無私奉獻詮釋了黨員的責任擔當
昌江黎族自治縣十月田鎮的百姓永遠也忘不了盧忠民——這位十月田鎮的原副鎮長,也曾是萬善村的老支書,他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地為民做實事。
他帶著村民修路,用自家地當“試驗田”,發動村民種瓜,下村駐點,周末他要么值班要么到田頭調查,當暴風雨來襲時,他拖著病體沖在轉移群眾的第一線。明明身體不好卻每天泡在村里,他總說,事情那么多,不干怎么做得完。
去年5月7日,因為過度勞累,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的盧忠民永遠地倒下了,年僅48歲。去年8月26日,省委同意追授盧忠民同志“海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海南的干部群眾同樣銘記,東方市天安鄉派出所原所長吳春忠,31年來為保一方平安,為群眾無私奉獻最終積勞成疾,不幸離世。他雖然走了,但是給天安的鄉親們留下了一個“平安天安”。
人們還記得,海南大學儋州校區管委會副主任符灶儒,為了熱帶農林學院的成立,在與同事在一線艱苦奮戰49天后,累倒在病床上……
海南的干部群眾同樣忘不了,像文昌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原科長周經發,儋州市雅星鎮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牛開成等一批優秀黨員領導干部。正是他們,在基層,在群眾身邊,憑借著自身過硬的素質,用自己的忠誠和擔當,譜寫著一曲曲時代頌歌。
在脫貧攻堅戰場——
他們用嚴實作風交出了群眾滿意的答卷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從2015年開始,900余名第一書記從機關奔赴偏遠貧困村,用忠誠和擔當打通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為村莊帶來新面貌和新希望。
這中間涌現出一批優秀第一書記的典型,他們用嚴實的作風,在廣闊的農村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
曾任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第一書記的裴興旺,駐村開始,就在村里建起了“為民跑腿服務站”“愛心餐廳”,通過“為民跑腿服務站”,村干部把村民去縣城辦理戶口等事項全部包攬;愛心餐廳,則解決了獨居老人的吃飯問題。
這些做法,就像一股股暖流,溫暖著村民的心,拉近了干群之間的關系,溫暖著村民的心。
曾任定安縣龍門鎮紅花嶺村第一書記的符氣和,為這條曾經“天晴滿地灰、下雨滿腿泥”的村子修建了10條路,為村中貧困戶爭取了舊房改造資金。去年9月,當符氣和任期結束時,收到了一張摁滿紅手印的請愿書,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村民請求他留任的簽名。
曾任定安縣富文鎮大里村第一書記的陰若珂,為了給村里留下一個富有戰斗力的黨支部,在富文鎮舉辦了4期創業培訓班,專門帶領村兩委干部和部分群眾代表到先進村鎮走訪學習,幫助他們拓寬工作思路,提高創新能力。
在去年11月舉行的海南省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推進會上,優秀第一書記代表隋耀達的一番發言,說出了這些第一書記們共同心聲:“我們收獲了群眾的信任和肯定,收獲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那一聲聲‘書記,書記’的呼喚!我們無愧于父老鄉親,因為我們交出了一份鄉親認可、群眾滿意的答卷!”
在搶險救災關頭——
他們用寶貴的生命踐行了入黨時的諾言
去年8月和10月,受臺風“電母”和臺風“莎莉嘉”影響,我省普降大雨及暴雨引發緊急災情,全省140多萬群眾受災。在大災面前,我省廣大黨員干部義無反顧,在抗洪第一線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
去年8月19日上午9時45分,在臨高縣博厚鎮老村村口,人們找到了海南邊防總隊臨高邊防支隊戰士歐陽文健的遺體。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2歲。趕來的鄉親泣不成聲:“他是為了救我們才犧牲的?!?/p>
在臺風“電母”肆虐之際,歐陽文健始終沖鋒在前,把受災百姓救回來了,自己卻因為過度勞累,不幸被大水沖走。歐陽文健犧牲后,被公安部邊防管理局追認為中共黨員。
歐陽文健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那場與臺風斗爭的戰斗中,災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始終戰斗在最前線,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典型:臨高縣加來農場黨委書記謝家林在父親病危之際,堅持帶領干部在一線救災,轉移群眾460人、解救被困人員32人,未能見上父親的最后一面;駐瓊部隊某連連長任美凡帶領15名官兵,冒著暴風驟雨從海面上救出13名失蹤漁民……
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奉獻和犧牲,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勞。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