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訪談篇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葉振興: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激活海南創新活力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7年科技創新科技獎勵大會上,“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用科技的力量支撐十二大產業”“引進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在海南建設研發基地”“加快科技興海步伐”等體現海南科技創新的內容頻頻出現。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也對海南科技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理解科技創新對于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意義?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葉振興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將學深悟透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深刻領會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繼續帶領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圍繞海南特色產業發展需求聯合攻關、協同創新,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強化產業發展的配套保障,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瞄準深海深空
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葉振興表示,要向海洋要質量、要效益、要增長,必須加快科技興海步伐。“多年來,省科技廳大力推進海洋產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其中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發的‘天涯’號和‘海角’號深淵著陸器完成了1萬米全海深淵科考應用,海南已向深海邁出大步伐。”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推進智慧海洋建設,省科技廳將圍繞我省海洋經濟發展需要,繼續加快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突破深水網箱養殖、海洋創新藥物、熱帶海洋生物等技術研究,爭取國家重大海洋科技項目落戶海南,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重點加強深遠海探測、海洋遙感、海水淡化、海洋生態保護和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加快海洋信息產業發展。
“為了加快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我們將以中科院深海所、熱帶海洋學院、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中電科海信院、三亞中科遙感所等單位為基礎,培養和引進海洋科技人才,打造海洋領域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進海洋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葉振興介紹。
除了大力發展深海科技,大力發展航天航空也被寫入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葉振興透露,為了推動海南形成“北有文昌航天發射、南有三亞衛星數據處理”的航天科技產業格局,打造航天科技新業態,省科技廳將充分發揮文昌航天發射和三亞衛星數據處理的資源和基礎,推進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建設,形成海南在衛星設計、發射、運營及太空旅游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優勢。
聚焦科技資源
激發科技工作后發優勢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什么是最好的投資?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是一條重要標準。“我們要加快創新平臺、創新主體、創新人才的建設,力求為科技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吸引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在海南建設研發基地。”葉振興說。
為了激發科技工作的后發優勢,省科技廳將依托現有的“特種玻璃國家重點實驗室”“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98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聚集各大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等科技資源,推進以“熱帶、海洋、島嶼”和“紅色、藍色、綠色”為基調的海南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工作,不斷打造農業、健康產業的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研發水平不斷提高,提高科技對海南經濟的貢獻率。
葉振興介紹,為了幫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提高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加快發展研發力量、鼓勵本土企業與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開展創新合作,加強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創建中小企業產業孵化基地尤為重要。
同時,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才隊伍很關鍵。海南已建成9家“海南省院士工作站”,還有14家在建。省科技廳還將積極柔性引入一批院士及相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領域的創新團隊,加強科技人才培育。
圍繞十二個重點產業
增強科技創新供給
葉振興提出,培育壯大十二個重點產業,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配套支撐。“站在新的起點上,為了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我們要為十二大重點產業發展增強科技創新供給,加大技術研發攻關,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省科技廳將繼續聚力科技興農,不斷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支持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省農科院、海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攻關良種培育、種養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等,充分發揮農業科技110服務體系,持續實施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培育一批基層農技隊伍。
“將繼續推進高端醫療技術創新應用,推動醫療健康產業跨越發展。”葉振興表示,省科技廳將依托海南中醫藥資源,加強南藥、黎藥、海洋藥物等特色中醫藥研發,逐步建立涵蓋全產業鏈的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系。
此外,省科技廳一直把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列為主要工作,不斷推進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制度和高級技術企業培育庫,推動產業不斷升級。
(本報海口5月12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南啟用近海雷達系統 實現漁船信息主動采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