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成都漆藝是中國最早的漆藝之一,中國四大漆器之一。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四川盛產生漆和朱丹,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所以成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漆器的主要產地之一。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成都90后男子留一年多長發 只為制一把漆刷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5-24 14:35

      新聞背景

      成都漆藝是中國最早的漆藝之一,中國四大漆器之一。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四川盛產生漆和朱丹,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所以成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漆器的主要產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時期,成都的漆器工藝就已經達到很高水平。

      2006年5月20日,成都漆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留長發的吳勁松正在刷漆 受訪者供圖

      半個月前,吳勁松終于剪掉了自己留了一年兩個月的頭發,長度已經超過他的肩膀。這個出生于1991年7月的男孩子留長發,可不是為了時髦或者藝術家氣質,而是身為漆器廠漆工的他,想要做一把質量上乘的漆刷。

      “漆刷一般都是女性的頭發做,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會燙染頭發,(頭發)失去了彈性,質量不好。”為了“嚴格”控制質量,這一年多,吳勁松不僅盡量減少使用洗發水,還會減少洗頭頻率,冬天一般一周,夏天則是三天。

    5月23日,剪了發的吳勁松在工作中

      成都漆藝,始于商周,盛于唐宋,宋元明清一脈相承。傳承了古蜀3000年傳統技藝的成都漆藝,在光速發展的現代,一度沉寂,漆藝人才也曾一度青黃不接。2014年后,成立于1954年的成都漆器工藝廠改制,終于迎來了80后、90后新鮮血液,吳勁松,就是其中一名90后漆工。

      □成都商報記者 于遵素 攝影記者 張士博

      別人的頭發

      他為啥不用

    吳勁松給葫蘆上色后晾干

      漆刷一般都是女性的頭發做,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會燙染頭發,頭發失去了彈性,質量不好。“自己的頭發,可控得多。”

      這一年多,吳勁松不僅盡量減少使用洗發水,還會減少洗頭頻率,冬天一般一周一次,夏天則是三天。

      剪短長發后,清理長短不一的部分,煮掉油脂,加入漆灰、壓板干燥,混合膏灰、生漆,用白布裹卷成板,剛剛夠做一把長約25厘米的漆刷。

      留發

      一頭留了1年的長發?一把用20年的漆刷

      留長發并不心血來潮,確實是手里的漆刷不夠順手。

      “漆刷都是用頭發做的,韌性好、有彈力,刷出來的漆才有腰力。”吳勁松摩挲著手里的漆刷說。但是,現在女性的頭發多燙染過,失去了原有的彈性,收購來的頭發發質不夠好。去年2月,吳勁松萌生了留自己頭發做漆刷的念頭。“自己的頭發,可控得多。”

      時間倒回3年前,吳勁松可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跟成都漆藝,這個古老的技藝掛上鉤。2013年,吳勁松從成都理工大學景觀設計專業畢業,從事本行業,熬夜加班改設計是常態。

      “項目里一套設計圖有幾百張小圖,客戶一個電話就得改。”熬過最長的,是兩天兩夜沒合眼。身體扛不住,吳勁松辭職了。有親戚是做漆工的,“賦閑”在家的吳勁松被喊了來,“我也是學畫畫的嘛,覺得好像有點沾邊。”

      2015年5月,吳勁松走進了與寬窄巷子一街之隔的成都漆器工藝廠,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三層樓高的老廠房,在熱鬧的市中心獨得一方靜謐。一開始,吳勁松在裝飾部,主攻雕刻、繪畫,還算有些功底。幾個月后,被調至銷售部門,“做一行,還是希望能經歷完整的流程。”因此,吳勁松從頭學起。

      漆極易讓人過敏。剛剛摸漆的時候,吳勁松一度全身都腫得老高,“眼睛都睜不開。”慢慢地,有了“免疫力”,也適應了沾上漆后馬上用汽油或者酒精擦掉,但很多時候,忙著干活的漆工們總是會忘了處理,所以每個人手上,或多或少都留著一些傷痕。

      從來沒留過長發的吳勁松一開始也手忙腳亂,不會用吹風機吹干,只能自然干,干了就扎成個小揪揪。一開始,朋友們并不理解、質疑甚至抵制。“但人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吳勁松說,自己很清楚,所以不會在意別人“奇怪”的眼神。

      剪短長發后,清理長短不一的部分,煮掉油脂,加入漆灰、壓板干燥,混合膏灰、生漆,用白布裹卷成板,剛剛夠做一把長約25厘米的漆刷。“一把夠開10次,用上20年應該沒問題。”吳勁松說。

      匠心

      手里磨著漆器?心里磨著性子

      23日下午,在漆器廠二樓樓道上見到吳勁松,他正在用砂紙打磨十數個葫蘆。“表層有釉,需要打磨粗糙,才能吸附好漆。”而在室外打磨,是因為室內操作間有漆,沾不得半點粉塵。“漆很光滑,干了之后雜質就很明顯。”

      漆器的內胎是木頭,經過成型打磨后,揉入生漆,表層裱白布,經歷粗灰、中灰、細灰三次做灰,每一次做灰后都需要仔細打磨,然后是上漆,底漆、中漆后,裝飾部會對半成品進行精描裝飾,上最后一道漆,打磨,推光。不起眼的木頭,華麗變身成沉穩大氣的花瓶、餐盒,或精致秀巧的茶杯、棋盒。

      最耐性子的是等待。從漆樹上刮下來的生漆,加入礦物質后變成黑漆,仍然保留著大自然桀驁的秉性。“拿調漆來說,你想要什么顏色,會受到溫度、濕度的影響,這個太難控制了。”常常因為一場夜雨,原本控制得很好的陰干條件發生波動,功虧一簣,只得鏟掉重來。讓人“無力”的是,不同的漆樹都有不同的“性格”,有時候泛油不干的漆找不出任何原因,“比如說,兩個同一排、同等條件下陰干的東西,一個干了另一個就是不干。”正是這些不可控因素,讓吳勁松覺得,這就是傳統工藝的魅力,全靠經驗,讓不可控盡量可控,這也讓他覺悟,要學會尊重自然規律。

      “一次上漆,必須要三四天才能干得了,你沒有辦法,就得等,出了問題重新來,還是要等。”吳勁松的朋友圈里,“不接急活!”被聲嘶力竭地發了三次。

      在朋友眼里,吳勁松是一個“老氣”的人。下班后,會喜歡參加豆瓣小組的同城活動,電影會、讀書會或是講座。“本身我們的工作就是小眾的,參加活動能認識更多的人吧。”

      □古蜀時期

      三星堆遺址的青銅人頭像上面的金面罩內側有一層“極薄的呈棗紅色的硬殼”,為土漆粘接時所留痕跡,由此可見古蜀人已熟練掌握了制漆工藝。

      2000年,成都商業街發現一座大型戰國船棺合葬墓,出土的最有特色的器物是漆器,雖然歷經數千年,但仍是光潔如新。

      □戰國、秦漢時期

      成都漆器曾大量出土于滎經和青川墓地,種類包括漆盒、漆盤、漆壺、漆杯等日常生活用品,說明當時漆器已不是什么罕見的貴重物品。有趣的是,制漆工匠們深知自己制作的產品絕非一般手工藝品,因此均得意地在漆器上留下“成都造”的烙印。

      □五代

      王建墓大量出土棺、槨、冊匣、寶錄、鏡盒等漆器極其華麗精美。

      □明清

      成都是全國著名的雕漆填彩漆器產地之一。

      □抗戰初期

      成都科甲巷、小科甲巷、太平街等三條街是專門生產、經營成都漆器的場所。

      6個90后

      新 / 聞 / 透 / 視

      14個技術工

      剛開始,吳勁松需要向朋友們解釋自己的工作。“我在做什么、做的是什么、我要做什么?”這三個問題,吳勁松足足解釋了半年。讓他開心的是,從一開始的不了解,到不少朋友主動要來參觀。“我很愿意花時間讓他們明白,漆器是什么。”

      由于多種原因,漆器,這個古老的手工藝越來越遠離現代人的生活,甚至可以說,是徘徊在生死存亡間。如今認識、了解和熱愛漆器的,多是年長和具有經濟基礎的一代人。

      年輕人對漆器的認識,這兩年熱度才剛剛起來。成都漆器工藝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技術總監李楊平告訴成都商報記者,2014年,漆器廠改制后,才首次招聘了一批年輕人,很擔心他們會因為工資待遇低、漫長的學徒期而留不住,現在,雖然不能說獨當一面,但這批年輕員工,也算初出茅廬。“他們正在學會去掌握、駕馭大漆的天性。”而信息時代,有創意、敢創意的年輕人更擅長新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現在,廠里有14個一線技術工人,出生于1990年后的漆工和裝飾工一共有6個,年齡最小的嚴超今年才21歲。

      未來是年輕人的。作為廠里少有的完整地學習了漆器從制作到銷售流程的員工,吳勁松認真地想過,要吸引年輕人對漆器的關注,就要嘗試改變,年輕人更偏愛簡潔、軟萌的造型,符合現代的審美觀,同時,也要符合當代人的使用習慣,“比如說家里裝修是現代簡約風,擺一個中規中矩的漆器擺件,合不合適?”

    ?

    ?

    相關鏈接:

    英女子17年未剪頭發 現已長發齊膝似童話公主
    熊黛林曬美食照實力虐狗 長發飄飄皮膚白皙超溫柔
    劉亦菲為大學同學做伴娘 長發飄飄仙氣十足
    演員溫心最新寫真曝光 長發高盤不失甜美
    婁藝瀟“對貓彈琴” 長發飄飄很淑女
    柳巖大紅長裙知性優雅 烏黑長發楚楚動人

    ?

    相關鏈接:
    婁藝瀟“對貓彈琴” 長發飄飄很淑女
    柳巖大紅長裙知性優雅 烏黑長發楚楚動人
    演員溫心最新寫真曝光 長發高盤不失甜美
    劉亦菲為大學同學做伴娘 長發飄飄仙氣十足
    熊黛林曬美食照實力虐狗 長發飄飄皮膚白皙超溫柔
    英女子17年未剪頭發 現已長發齊膝似童話公主
    [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羅攀]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