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6月15日,住在南寧經開區森林假日廉租房小區的殘疾男子陸富街頭賣唱,自稱為治病籌款。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殘疾男子賣唱屢被投訴 城管勸離不成舉“騙人”牌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6-22 17:12

      核心提示

      6月15日,住在南寧經開區森林假日廉租房小區的殘疾男子陸富街頭賣唱,自稱為治病籌款。因屢被市民投訴,經開區城管執法隊員前往處置勸離。隨后,城管隊員在殘疾男子身旁舉一紙牌上寫著“騙人”二字,此舉被人拍照傳到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為城管如此執法提醒市民免于受騙而叫好;也有人質疑城管未核實信息就給人扣帽子做法不妥。事情的真相如何,當時城管舉牌背后是出于怎樣的考量?當代生活報記者就此對事件進行了調查采訪。

      當天經開區城管執法隊員在陸富身邊舉牌被人拍下

    網傳照片

      殘疾男子街頭賣唱 城管執法舉牌“騙人”

      在一家知名視頻網站上,一則標題為“南寧陸富賣唱視頻”的帖子流傳開來。視頻拍攝于南寧一處商業小區廣場,一名坐在輪椅上的男子手持話筒向圍觀群眾喊話,而幾名身著制服的城管執法人員站成一排站在男子身旁。男子向圍觀市民喊話稱,城管準備來沒收他的東西,煽動圍觀市民對城管的行為進行拍攝上傳網絡。他還宣稱,自己無論到哪里賣唱都被城管驅趕,明顯城管是故意針對他。

      視頻中的男子就是陸富,視頻顯示拍攝時間是今年的6月15日。在視頻,陸富質問城管隊員:“到哪里可以唱歌?”城管隊員回答:“你可以去公園唱。”

      陸富又辯稱,人家廣場舞大媽為何可以唱歌跳舞,我卻不能?城管執法人員稱,人家純屬娛樂,你是賣唱收錢,性質不同。

      另外在網上流傳出的幾張圖片顯示,也就在幾乎同樣的地點,陸富手持話筒坐在輪椅上,身旁一位身著城管制服的人員手舉著一張紙牌,上面書寫著大大的“騙人”二字。另一張圖則顯示,城管隊員正把寫有“騙人”二字的紙牌張貼在陸富身后的電器箱上。

      對話當事人

      城管舉牌“騙人”對他造成了侮辱

      殘疾男子賣唱屢被投訴 城管勸離不成舉“騙人”牌

      6月21日中午,記者幾經輾轉,在位于南寧友誼路的森林假日廉租房小區找到了視頻中的男子陸富。陸富今年40歲,原本是良慶區南曉鎮人,因20歲時患上強直性脊柱炎,而導致殘疾。目前,陸富和父母租住在政府提供的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

      記者進到他家時,陸富正在床上玩電腦。他無法下床,需要母親攙扶到輪椅上才能接受記者的采訪。陸富告訴記者,他和父親現在都在享受農村低保,每人每月有150元,自己每月還獲得殘疾人補貼100元。而他租住的廉租房,物業也減免了他一半的租金,物業費也減免了60%。

      關于網上發布的他與城管的糾紛一事,他坦言視頻是他的父親拍的,由他自己剪輯后上傳到網絡。他告訴記者,從今年五一節開始,他就到自家附近的幾個農貿市場和小區廣場賣唱。6月15日這一天,他和媽媽到友誼立交橋下的榮通市場賣唱,被城管執法人員過來勸離。后來他就跟城管隊員賭氣說,我改換到普羅旺斯小區那邊去賣唱,看你們還跟不跟過來。結果,等到他真的到了金陽路與沛鴻路交叉的榮通市場賣唱時,再次被跟上來的城管執法隊員堵住,要求他離開。陸富認為,城管隊員似乎有意針對他,就在現場和城管隊員語言頂撞起來,并且拒絕離開。隨后,就發生了網上流傳照片的一幕,城管隊員站在他旁邊,手里舉著寫有“騙子二字的牌子。陸富說:“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了解我的家庭狀況,作為國家公務人員,寫上‘騙子’二個字是對我的侮辱,我難以接受。”

      陸富還告訴記者,之所以出來賣唱,是因為他的膝蓋前些年在廣州動手術時失敗了,現在還無法站立。而他自己和北京一家大型醫院聯系后,得知翻修雙膝和雙關節還是有希望的,但需要籌集20萬元的手術費。他打算通過賣唱為自己籌集手術費,如果手術成功,今后也還考慮通過賣唱為自己再籌集一點生活費。

      記者提出,想看看陸富的病歷資料和手術資料。陸富解釋說,在搬家的時候已經被全部弄丟了,如果有人不相信他的病情和手術情況,他可以隨時到區里的大醫院去檢查。

      陸富告訴記者,從五一節到目前,他一共出去賣唱8次,合計獲得一千多元的捐款。被城管舉牌一事發生后,他暫時不再出去賣唱了。

      城管說法

      賣唱行為擾民屢被投訴 城管執法舉牌“騙人”實屬無奈

      15日下午,就網傳中城管對賣唱殘疾男子舉牌”騙人“一事,記者來到南寧經開區管委會,聯系采訪了那洪街道辦城管中隊中隊長羅兵。

      羅兵表示,照片中舉牌的執法人員的確是他們中隊的隊員。他說,陸富在經開區那洪街道轄區的幾個市場賣唱,城管市容中隊屢次接到市民投訴和店鋪業主反映,稱陸富賣唱的行為噪聲很大,不堪其擾。15日當天下午,城管隊員在友誼路榮通市場路邊發現他違規擺攤,城管隊員對他進行了勸離。隨后,陸富轉移到金陽菜市旁,這里人流量大,不適宜賣唱,對商鋪影響極大。按照市容管理的相關規定,城管隊員不得不再次出面制止。在勸離過程中,城管隊員勸說當事人不要在人流密集場所賣唱,應該到對市容影響不大的地方去。但當事人言語激動,拒不搬離。隨后有不少市民向城管隊員反映,稱類似的賣唱多數是騙錢的。城管隊員看到募捐箱內有不少錢,難以核實這些錢的來歷,當事人身后懸掛的橫幅上也貼出了自己的微信號要求市民捐款,因難以核實當事人募捐善款的用途,也難以審核善款的去向,在無法勸離當事人的情況下,不得已,城管隊員在紙張上寫下“騙人”二字,意在提醒過路市民不要隨意給錢。

      羅兵表示,城管執法人員對于此類賣唱行為的處理頗有難度,有時候還真的不好拿捏。如果不出面處理,商鋪業主和被噪聲騷擾的市民對城管不滿,稱城管不作為;如果出面制止,也有人說城管在欺負弱勢群體。

      律師說法

      焦點問題是乞討者是否在騙人

      廣西君桂律師事務所律師蘇敬認為,殘疾男子在街頭賣唱,城管執法在后面貼上“騙子”的告示牌,假設這個乞討者需要救助是屬實,城管這個做法肯定是不妥的,在法律上可能侵犯他的相關權利。

      蘇敬認為,如果當事者確實可能存在欺騙的行為,按照現在新的執法情況,城管也是應該采取溫和的執法方式來處理。城管通過這個行為,也是可以達到防止市民上當受騙的目的。所以這一問題的焦點在于乞討者到底是否是在騙人,這個需要核實清楚。

      網友聲音

      有網友說他喜歡出風頭

      對于陸富賣唱被城管舉牌一事,網民們也是議論紛紛。有人為城管提醒市民免于受騙而叫好,也有人質疑城管未核實信息就給人亂扣帽子的做法不妥。而有更多的網友則搜出了陸富此前在不少網上發過的帖子,聲稱陸富經常在某論壇網上發帖子,喜歡出風頭,早已是當地的一個當紅的網絡小名人。而在人民網等網站上,投訴舉報陸富賣唱噪聲擾民的帖子也有不少。有市民給南寧市長熱線留言稱,陸富在市場的賣唱籌款行為,籌集的捐款去向和用處不公開透明,有欺騙他人錢財的嫌疑,而且唱歌難聽噪聲大,周圍市民飽受困擾。

    ?

    ?

    相關鏈接:

    當前市場上數字貨幣多涉傳銷 央行警告稱全部非法
    巴西央行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新西蘭央行維持歷史最低基準利率
    央行發出今年第1號令:債券通“大法”正式實施

    ?

    相關鏈接:
    巴西央行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當前市場上數字貨幣多涉傳銷 央行警告稱全部非法
    新西蘭央行維持歷史最低基準利率
    央行發出今年第1號令:債券通“大法”正式實施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