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首日交易成交超70億元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 債券通順應全球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
在債券通開通儀式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發展速度較快,截至上月底存量6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0萬億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而目前境外投資者所占比例約為1.5%。從這個角度看,債券通的開通是順應全球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
昨日上午9時,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與香港金管局局長陳德霖在香港交易所共同敲鑼,宣告債券通“北向通”正式開通。這是繼“滬港通”和“深港通”后,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又一里程碑事件。
債券通首日交易以買入為主
6月21日,中國央行發布《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債券通包括“北向通”及“南向通”?!稌盒修k法》適用于“北向通”,即指香港地區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之間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投資于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南向通”有關辦法另行制定。
據報道,昨天債券通開通儀式后僅一分鐘,成交量就達到21.57億人民幣,共86家機構登錄參與。收盤后,中國貨幣網發布消息稱,債券通首日交易活躍。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交易以買入為主,共買入128筆、49.04億元,體現出境外機構投資熱情。交易券種涵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同業存單、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等各種類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興業銀行、渣打中國、法國巴黎(中國)、中信證券、農業銀行、廣發證券、星展銀行、東方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花旗銀行皆有交易與境外機構達成?!皞ā鄙暇€后的首筆交易,由交通銀行與交行澳門分行達成。
首單“債券通”金融債券發行成功
昨天,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通過央行債券發行系統面向全球投資者公開招標發行160億元政策性金融債券,首單“債券通”發行取得圓滿成功。其中,首場面向境內外投資者發行1年期、3年期和5年期數量各50億元,總量150億元,收益率分別3.6538%、3.9957%和4.1044%,比上一日收益率水平分別低32BP、13BP和7BP,首場認購倍率分別為10倍、10.6倍和9.32倍,認購倍率創歷史新高;面向境外投資者專場發行的10億元,獲得了境外投資者的熱烈追捧,認購倍率達到2.52倍。
本次發行,農發行在年度金融債券承銷團基礎上,聘請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工商銀行作為特別承銷商;境外聘請中銀香港和渣打香港作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聘請匯豐銀行、建銀亞洲、農銀香港、交銀香港、工銀亞洲、建銀國際、農銀國際、交銀國際擔任跨境聯席顧問,共同協助發行人確保發行取得成功。
國家開發銀行當天也推出首批“債券通”金融債券,并將于7月4日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公開招標發行1年期、3年期和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通”金融債券,合計不超過200億元,是同類品種中最大發行規模。符合人民銀行要求的境外投資人均可通過“北向通”機制直接參與本期債券的認購。其中,1年期債券將同步在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三家承辦銀行柜臺面向全國個人投資者發售。因此,國開債本次發行將首次同時覆蓋境內與境外、機構與個人、批發與零售等不同市場、不同投資者及不同渠道。
債券通南向交易開通尚無明確時間表
在債券通開通儀式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發表致辭。他指出,作為連接內地和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梁,債券通將進一步提升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一體化的程度,擴大香港金融市場的容量和規模,也為全球投資者參與中國內地債券市場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通道。
潘功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中國債券市場開放是金融市場開放總體戰略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發展速度較快,截至上月底存量6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0萬億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而目前境外投資者所占比例約為1.5%。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隨著人民幣納入SDR,有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希望在資產配置中配置人民幣資產。從這個角度看,債券通的開通是順應全球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表示,現在人民幣國際化,要抓住給人民幣定價的機會,誰能抓住這個機會,就會是亞洲時段真正的金融中心。目前世界上的銀行里很多錢是放在債券里,主要是美元債,以后要更多放到人民幣債券。香港要成為債券定價中心,人民幣的海外定價中心。債券通能把香港真正變成亞洲有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潘功勝和李小加均表示,目前債券通南向交易開通尚無明確時間表,將根據北向通運行情況以及市場需求進行事實評估。
?
相關鏈接:
“債券通”正式落地 中國內地與香港獲利幾何??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