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暑期來臨,出境游學熱再度興起。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國內相關政策紅利助推,游學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其行業和市場火熱的背后仍存諸多隱憂。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暑期出境游學熱存隱憂:低齡化趨勢明顯 重游輕學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7-12 09:56

      暑期來臨,出境游學熱再度興起。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國內相關政策紅利助推,游學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其行業和市場火熱的背后仍存諸多隱憂。

      游學將成萬億級市場

      張靜的孩子今年11歲,卻已有過三次海外游學經歷了。從起初去教育培訓機構或者旅行社報名,到后來自己帶孩子自主游學,張靜對游學的理解和經驗日益深刻。去年暑假她以到德國農場打工的方式置換到女兒去農場參加游學夏令營的機會。不僅讓女兒體驗了幾乎整個暑假的德國農場的生活,她自己也幾乎變成一個“地道”的德國農民,從鏟牛糞到修柵欄,再到負責每天農場的午飯,累得暈頭轉向的同時,卻讓她感到收獲滿滿。而此次游學非但花銷成本幾乎省去,更難得的是能真正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本報記者通過輾轉探訪終于聯系上了這位在圈內備受推崇的“游學達人”,她對記者坦言,此次德國交換式自主游學歷程更加堅定了送女兒去當地讀中學的信心和決心。

      盡管像張靜這樣通過游學體驗一心想把孩子送出去的家長并非多數,但一個事實卻不容忽視:每年有游學意愿和付諸行動的家長和孩子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業內專家表示,游學正日益成為國內不少家庭“剛需”,中國泛游學行業市場空間有望從2016年約300億元增至千億元,并在未來5年保持30%到50%的復合增速。

      劉淑麗家住北京海淀某小區,孩子今年才上小學一年級,但周圍不少同學的家長從年初就已開始籌劃暑期國外游學,甚至有家長主動牽頭組團。她對本報記者坦言,自家是工薪階層,近期家里剛買了輛代步車,幾乎沒什么閑錢了,要不要讓孩子暑假里去游學,她和家人很糾結,“不游吧,家長孩子們聊起來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游吧,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教育策劃人、游學領隊杜平認為,“游學活動日益受到追捧,緣于家長想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提升體驗機會,且可輔助解決孩子假期無人看管問題。對學生而言,游學活動也可使其豐富認知、開闊眼界,帶來或多或少的收獲。”

      《2016年國際游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國際游學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長。隨著政策鼓勵和市場發展,國際游學逐漸成家長對孩子的剛性教育投資。報告預測,10年后,中國國際游學將成萬億級市場。

      重游輕學問題突出

      7月11日早上,工人日報記者打開國內某搜索引擎,鍵入“游學”兩字,很快,各種眼花繚亂、名目眾多的暑期國外游學夏令營映入眼簾。隨手點開一家國內知名教育機構主辦的“美國名校交流考察系列”暑期游學營可以看到:為期兩周的營期包含10大世界名校參訪、敲開華爾街金融之門、體驗斯坦福創新課堂及東西海岸三大文化深度浸泡體驗等內容。面向年齡段跨度為小學五年級到研究生;進一步咨詢可知,目前報名多為小學生和初中生。

      類似另一機構推出的“美國體育明星成長體驗親子夏令營”面向年齡段雖是7歲~17歲。不過該機構客服坦言,報名參團者仍以小學生為主。

      調查發現,青少年已成當下海外游學市場主力,且低齡化趨勢明顯。

      6月5日,途牛旅游網對外發布《在線海外游學市場消費分析2017》顯示,游學客群中,初中生占比49%,高中生占比24%,合計占比超過73%。此外,海外游學群體日益呈低齡化趨勢,不少小學生也開始參加海外游學,出游人次占比為11%。學齡前兒童因適應能力較弱,家長放心讓其參加游學和夏令營的比例不是很高,出游人次占比為6%。這一年齡段孩子家長多選擇親子游學產品。大學生游學意愿較低,出游人次占比僅3%。

      教育專家鴻飛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游學市場主力軍是“95后”甚至“00后”,他們父母多為40歲~45歲青壯年人群,經歷過“應試教育”。相比上一代人群,他們更樂意創造條件讓孩子接受新的教育模式,希望養成國際化思維方式。當然這也意味著要承擔不菲的花銷。

      據了解,相當一部分去歐美和澳洲游學的花銷人均逾3萬元。上述報告顯示,海外游學市場中,人均花費2萬至3萬元客戶占比近半。價格不菲的同時,效果卻并不見得樂觀。

      李雪的孩子今年寒假參加了一次為期一周的歐洲游學,感覺沒學到什么東西,更像是參加了一項新式旅游。據記者了解,這種現象并非個案。

      長期關注游學行業的郭簃博士直言,目前行業尚不規范,市場服務良莠不齊,不少游學產品仍以“游”為主,“學”還只是一個噱頭。這背后是龐大市場帶來的高額利潤驅動。

      北京中凱國際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世濤透露:“市場上常見的14天美國游學團,價格在3.5萬元左右,其利潤基本有6000到8000元。之前沒有價格戰的時候,這樣的產品會賣到4萬到4.5萬元之間,毛利最高能到40%。”

      規范與監管亟須發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稱,當前因監管不力及家長與學生在選擇游學項目時缺乏理性,從而導致“游而不學”或“游多學少”亂象,嚴重影響了游學市場的規范發展。

      為了規范游學旅行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引導和推動游學旅行健康發展,國家旅游局今年初發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已于2017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不過公益法律文化學者沃興偉直言,從目前游學市場分割來看,除了教育機構和旅行社占據大部分市場之外,還有不少民間自發行為,組織方更是良莠不齊,且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游學內容的監管和引導也幾乎處于半真空狀態。

      業內人士指出,對游學行業和市場的監管,目前主要是工商和旅游部門負責,教育部門話語權還比較弱。盡管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文件《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期望對相關各方有一些提醒和監督。不過其中涉及的“研學”與“游學”仍有很大區別,真正實現對游學市場教育內容的監管尚有“一定距離”。

      郭簃認為,對目前市場上推出游學的教育培訓機構、旅行社及留學中介組織等各種主體,應由工商部門負責監管;而對游學涉及的教育和教學內容,教育部門也應承擔備案登記、日常督查和規范引導等責任。

      鴻飛則提出可借鑒國際上一些成熟做法。比如美國游學夏令營中,領隊老師須參加相關資質培訓并持證上崗。而日本則要求主辦單位必須在游學前做好活動規劃,闡明活動目的和預期教育成效,務必在出行前做好學生安全教育。

      一些教育人士認為,家長和學生端正對游學的認識很重要,游學不能趕時髦,一定根據實際需要量力而行。

    ?

    ?

    相關鏈接:

    中國游客出境游文明素質提升?超6成游客提前做功課
    暑期旅行帶好“安全君”了嗎?出境游安全是必修課
    出境游產品銷售火爆 海口旅游市場迎來“暑期檔”
    暑期全國出境游人次預計超3000萬?畢業生旅行預算提高

    ?

    相關鏈接:
    暑期全國出境游人次預計超3000萬 畢業生旅行預算提高
    出境游產品銷售火爆 海口旅游市場迎來“暑期檔”
    暑期旅行帶好“安全君”了嗎?出境游安全是必修課
    中國游客出境游文明素質提升 超6成游客提前做功課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